《山东法制报》2024年12月27日
张晓燕 胡科刚
去年以来,日照两级府院坚持“共治共赢”,积极推动府院联动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全市府院联动第一次协调会议召开后,作出了涉及十大领域的48项具体任务清单部署,实现了从“ 个案联动” 到常态化“ 机制联动” 的全面升级。
联合把脉问诊,盘活破产审判“一盘棋”
“现在工人两班倒,生产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日照东升地毯集团车间生产负责人相恒亮说。他怎么也没想到,如此忙碌的生产场景还会在这里重现。
东升地毯集团成立于1998年,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并出口至31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就在三年前,它却向日照中院提交了破产申请。日照中院民四庭一接到申请,便迅速组建合议庭,开展案件调查工作。面对企业已经资不抵债的困境,是选择适用清算一破了之,还是通过重整助其重生?这需要法院给出明确的答案。
合议庭通过现场调研,并与政府部门、企业股东、职工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后发现,作为老牌企业,东升地毯的各项资质和口碑都是非常难得且珍贵的。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受到“ 担保圈”债务的影响,加之订单下滑、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导致资金链高度紧张。综合评判后,合议庭认为东升地毯具有很高的重整价值。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日照中院发现东升地毯集团等8家公司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的情况。于是,于当年7月5日裁定东升地毯集团等8家公司合并破产重整。
与此同时,日照中院积极推动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政府、法院、金融、银保监、银行、日照高新区管委等部门单位组成的联合处置专班。这个专班建立起由政府负责风险管控、法院主导程序推进、管理人主办重整事务的一体化“府院联动”机制,统筹解决部门协调、信息共享、维护稳定等工作。他们“一案一策”地制定破产重整方案,并积极招募重整投资人。不到 1个月的时间,日照高新发展集团便注资 7.8 亿元,接过了企业发展的“接力棒”。
日照中院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现金收购金融债权”的重整思路。工作专班积极协调相关金融机构进行谈判磋商,最终达成了由重整投资人收购金融债权的同时,按照担保额的10% 买断担保权,使银行担保权和主债权一并转移。这一举措一举斩断了担保链,实现了金融机构损失减小、企业甩掉贷款包袱的双赢局面。
一系列的破产重整组合拳,让东升地毯重获“新生”。不仅帮助企业化解了 23.6亿元的不良债权,盘活了 5.8 亿元的存量资产,还斩断了13.9亿元的“担保圈”。同时,1300名职工社保断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一并得到解决,稳定就业得到了有力保障。
府院联手“做媒”,共促金融治理
“多亏了金融调解工作站的律师帮助,让我跟银行重新达成了还款协议,既减轻了我的还款压力,还让我的个人信用能够尽快得到修复。”日照市民黄女士感慨地说道。
金融调解工作站,是日照市积极探索的一种“金融机构自行催收、金调委行业调解为主、赋强公证为辅、法院执行兜底”的“三元递进式”小额金融纠纷源头治理模式。在法院的指导下,日照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日照银行设立了全市金融机构首家金融纠纷调解站。这一举措在银行与客户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畅通了法院、金融调解委员会和公证处等多方联动渠道,有效提升了涉金融纠纷化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据统计,日照银行金融调解工作站运行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不良贷款 284 笔,清收账款3991万元。
随后,市金调委又在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农商银行这3家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了“金融调解工作站”,进一步推动了更多小额金融欠款在无须诉讼的情况下得以追偿。
今年以来,工作站已成功调解金融纠纷 359件,涉及金额 4924.69 万元,同比增长 221% 和175%。这种“三元递进式”金融纠纷治理模式,将大量小额金融纠纷化解在了诉讼之外,使得全市法院信用卡等小额金融案件的收案量实现了“三连降”。
近期,日照中院在征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意见的基础上,试行了关于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制度。对于符合受案标的额,并发现债务人因他案“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已作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的案件,法院将出具《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金融机构根据该证明即可对不良债权进行核销。这一举措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诉讼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司法资源。
打造一站平台,驶上纠纷化解“快车道”
府院联动在民生保障方面,展现出了更大的作为。
“过去,当事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需要在交警队、保险公司、法院等多个部门单位之间来回奔波。现在,随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中心的建成,当事人只需跑一地就能彻底解决问题。”日照中院民四庭庭长滕聿江介绍道。
为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这一关乎民生的问题,日照中院与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局、日照金融监管分局共同召开了全市道交领域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在各区县,普遍建立了交警部门行政调解、保险协会行业调解、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和诉讼审理梯次衔接的道交纠纷分层过滤化解机制。依托市综治中心,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中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快处中心、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委员会、金融监管分局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东港区法院道交法庭全部入驻办公,实现了道交纠纷的“一站式化解、一体化调处”。
针对人身损害保险赔偿到位慢的问题,金融监管分局推动保险公司在公立医院开展人身损害直赔业务。在受害人住院治疗期间,保险公司即主动向医院结算,免去了受害人的后顾之忧,也为后续的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市区三家三甲医院以及五莲县、莒县各一家医院均已覆盖该业务。
日照中院与金融监管日照分局联合建立了保险公司“万单成讼率”通报制度,督促保险公司主动进行调解和解。诉讼案件增幅逐步下降,第二季度降至19.58%,第三季度进一步降至17.73% 。府院联动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市住建局,成立了住建领域民事纠纷调解协调中心,调解组织及审判团队入驻其中。贯通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诉讼审理的“五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房屋买卖、物业纠纷、建筑施工等纠纷也能在这里得到一体化解。
与此同时,在市住建局层面,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由33名造价和工程质量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库,落地实施了“评调裁一体化”机制。对建设工程造价、质量进行专业评审,降低了调解及诉讼鉴定成本,提高了调解实效。在法院层面,进一步加强了房产及物业纠纷信息共享、首案示范工作,推动更多纠纷实现源头化解、批量化解。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已成功化解了10余个小区的近20批次涉房纠纷。
以一点带多面,织密护航发展“一张网”
府院联动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精准破解“点”上的症结,更在于能够推动解决“面”上的大量问题,甚至预防同类问题的再次产生,从而最大程度地涵养法治化营商环境。
去年12月,一起追讨车位逾期办证违约金的案件刚刚被受理,多户业主便接二连三地给法院打来电话,义愤填膺地表达着对开发商的强烈不满。
事情还得从 2011年说起。当时某开发商开发了一处小区,然而交房后不久,业主们却发现房子能够顺利办证,但车位却迟迟无法办理产权证。为此,29户业主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违约金。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指导开发商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并说服起诉的业主适当减少违约金诉求。最终,这个长达十余年的办证遗留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为更加精准地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减少纠纷,日照两级法院针对金融、房产、保险、物业、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涉企纠纷专项调研,并将工作报告呈报给市委、市委政法委。特别是对涉诉较多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度分析,对行业监管漏洞及企业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作出了“核心提示”。市委政法委据此向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发出了“警示函”,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整改工作。这一举措真正实现了将大量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企业能够放心投资、安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