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2022年10月27日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王季平
十二年前,她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岚山区人民法院工作;
十二年间,她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固守着那份对公正的执着;
十二年来,她岗位在变,但初心未变,她用诚挚的爱诠释着那份不变的司法为民情节,她把强烈的责任感,融入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以扎实有力的脚步,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她就是岚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刘利红。
刘利红2010年考入岚山区人民法院,在审判一线工作12年,从一名初出茅庐的书记员逐渐成长为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全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一提起她的业务能力,认识她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仲秋时节,在岚山区人民法院,记者见到了刘利红,声音柔和却语气坚定,言谈间充满热情,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做了法官就要为群众排忧解难。”进入岚山区人民法院做了一年书记员之后,刘利红顺利地成为法官,在安岚法庭、民事审判庭审理案件。
民事审判庭审理侵权纠纷、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民事案件,件件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她深知,每个案子背后都有当事人的烦恼和期盼,案件处理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案结不是最终目的,服判息诉,让群众的诉求得到满意的回复成为她作为法官的工作目标。
于是她把调解作为化解纠纷的首要手段,善于准确把握当事人心态、巧于同当事人沟通成为了她办案的一大绝招。
对待每起案件,她都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充分了解当事人诉求,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促使无数个当事人摒弃前嫌、握手言和。面对当事人的情绪宣泄,她总是耐心倾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析理、用公序良俗教化感人,从未怕过累、从未嫌过烦。她凭着女性特有的细腻、睿智,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每一个来时怒气冲冲、态度强硬的当事人,经过她的耐心疏导,最终都解开心结、释怀而归。
刘利红回忆起她刚做法官时审理的一个侵权案件,原告40年前因公受伤未得到合理赔偿后便走上了上访之路,积怨颇深,原告治疗时间长、证据杂乱、费用项目多,外加政策变化多次,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她没有因为案件复杂而拖延,而是仔细梳理,悉心与原告和被告方反复沟通,最终为原告争取了满意的赔偿。
案件结束后,当事人还特意给岚山区人民法院送来了一首打油诗,感谢该院用心办理案件。
秉承着对待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态度,成为法官两个年头的刘利红就被日照市中院评选为全市法院十佳调解能手。次年,她撰写的《<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外的过错方应否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成功入选2016年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也是该院首篇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的案例分析。
“做一名善于解决问题的法官”
2017年,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刘利红成为首批员额法官之一,同年调入刑事审判庭工作,虽然岗位变换,她为民司法的情怀却始终没变。
来到刑事审判庭不久,刘利红就审理了一起20个被告人跨省贩卖烟叶的非法经营案件,案件涉及人员多,情形多样,案情复杂,怎样既能迅速了解案件所有细节,又能不出错呢?面对挑战,她拿出了不服输的韧性,设计了表格,一个人对各被告人的每个犯罪情节逐条梳理,案情细节跃然纸上,很快,案件审结。
每每遇到难题,她都会想办法克服,同事们纷纷表示不解,她是如何办到的?
她笑着表示,自己是“红旗渠的儿女”,自幼在红色传统教育下成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一直影响着她。所以遇到任何难事,她都不会退缩。
“办理的不是案件,是别人的人生。”刘利红向记者表示,自己深深地明白,刑事审判工作出现一丝疏漏和偏差,就有可能让当事人蒙受冤屈,后果不堪设想。
“曾经因一起挪用资金案件中挪用时间的问题,审理案件时,反复斟酌,查阅典型案例,仔细研究,反复沟通,最终依法认定了挪用时间和挪用资金数额,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说理,赢得了控辩双方的认可。”刘利红说,只要关乎定罪、量刑的事实,她都不会轻易放过,必须反复琢磨,务必让经她手审结的案件,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让各方当事人都服判息诉。
“做一名睿智进取的法官”
刘利红明白要想成为行家里手,就必须刻苦学习、钻研审判业务。“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经典案例学,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远在路上。”采访中,记者发现,她的办公桌上除了卷宗就是厚厚的法律书籍,她随手拿起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就有600多页。“我们在群里每天打卡,学习了几页,有啥心得都互相分享。”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她脚步不停地往返于工作与学习之间,不曾有半丝懈怠。审判工作之余,她先后撰写多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她付出的辛勤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智慧之果。
2019年3月,撰写的论文《审视“形式化”与“实质化”之弊:审判中心视域下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践样态与完善进路》在全省、全市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课题研究”理论研讨活动中分别获三等奖、二等奖,并在《山东审判》刊登。2019年7月,撰写的被告人肖某某诈骗一案案例分析被市中院评为典型案例。2021年1月,撰写的费某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资金案例分析在省高院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2020年入选全省法院调研人才库。
秉持着刚柔并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今年,即使岚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面临着严峻的案多人少的现状,该庭的服判息诉率仍高达97%,办案平均天数缩减至17天,这两项代表着案件质量与效率的指标均位居全市法院第一。“公正高效是每一名法官的职业素养。”她坚定地说。
这就是刘利红,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铁骨,也有春风化雨的柔情。她用精湛的司法技能、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践行着自己的法官誓言,树立了女法官的典范。
十几年来,刘利红共审结案件1200多件,今年被评选为“全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称号的背后,都是她克勤克谨的写照。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刘利红更觉得是一种鞭策,激励着她不断去学习,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