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新泰市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泰安市新泰市人民法院 http://taxtfy.sdcourt.gov.cn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一根芭蕉引发的命案”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09月12日

    诉讼的任务不仅旨在解决纠纷各方的争议,还需以裁判的方式引导和重塑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法官固然在适用法律,但司法的过程并非机械搬运僵硬的法条,而是围绕着法治和良善目的选择法律、“解释法律”,制造一种“化合物”,通过判决告诉你的当事人和社会,在卷帙浩繁的法律文本中,法律的本质和保障的“法益”是什么,厘定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负担。何海波教授言“通过判决发展法律”意在于兹,如果还有添附的话,我想,通过判决还应给社会一个正当的预期、明确的价值导向,这是法官、法院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来看两则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已被“消费”数载的“彭宇案”。案情已为公众熟知,但仍希望您能耐住性子听我简短的表述。在该案中,一审判决认定彭宇应负责任的理由是彭宇撞倒了老人;认定彭宇撞倒老人的事实,是法官根据自己所认知的常理、常识、常情推定而来,论据是“不是你撞倒的干嘛扶”“不是你撞倒的干嘛送医院”“不是你撞倒的送医院后干嘛还留下照顾”。言外之意,是预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自私自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若有人授益于他人,肯定是他有所亏欠,否定积善行善、见义勇为等不利己而利他的高尚道德情操,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纯粹的道德情谊,道义扔一旁,利字摆中间。恰如一位网友所评价的,“彭宇案”最大的问题在于,法官对于社会公众的道德素质作了过低的预设。在法官的犀利冷眼里,社会是一个没有温度、光怪陆离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这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处世观念遮蔽了法官发现“真善美”的眼睛,以为“假恶丑”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就本案所引发的舆论争议来看,彭宇到底撞没撞人,真相已显得不那么重要,舆论讨伐的目标集中在,法官不能因为自己的悲观偏执而否定“见义勇为”这种高尚道德行为。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仍然应该是和谐、友善、诚信、互助,尽管我们“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第二个案例是本文标题所关涉的广东法院的判决。在此案中,覃某与死者曾某均未成年,苏某赠予覃某芭蕉,覃某将苏某赠予的芭蕉拿来与小伙伴曾某分享,两人各吃了一根,曾某因未嚼碎的芭蕉吸入气管窒息死亡。曾某父母将苏某、覃某爷爷告上法院,索赔70余万元。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的焦点在于,未成年小朋友之间分享无明显安全隐患的食物是否构成过错。对此,判决写道,“事发时,曾某是已满五周岁的学龄前儿童,从一般的生活经验来看,其已具备独立进食包括本案芭蕉在内的常见食物的能力”,“从民法的基本价值立场出发,民法应是鼓励民事主体积极地展开社会交往,如果将小孩子之间分享无明显安全隐患食物的行为定性为过失,无疑限制人之行为自由,与过错责任原则的立法宗旨不符”,“曾某是因在进食过程中一时咬食芭蕉过多,吞咽过急等偶发因素而导致窒息死亡,应属于意外事件”。判决说理已十分透彻,在此不再赘述,详见下文(2015)佛中法民一终字第1211号民事判决书。该判决最大的亮点是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法院对于促进社会交往,塑造健康向上社会秩序的努力,跳出机械司法的“圈子”,将司法的触角引向对人类社会的关怀。最高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赞道:“通过判决说理,清晰地传达我们这个社会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唾弃什么,不仅要让民众明是非,而且要知善恶、辨美丑。”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倘若法律、判决不能给予人们一个稳定的预期,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那么理性的人就不会选择与他人协作交流、互助分享,担心每一次交往都有可能成为让你担责的“先行行为”。比如,扶起摔伤的老人可能会被推定有责,赠人玫瑰要担心刺扎伤受赠人的手,给人倒一杯开水害怕会烫着饮水者的嘴……最终将形成一个自闭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沟通的热情、互通有无的欲望、彼此合作的信任,所有的社会活动将中止,人们在僵化的法律面前日复一日紧绷着僵硬的脸。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也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从上述两则案例,我们看到,司法判决既可以在人们的理性中添加正义与良知,也可以添加自私与冷漠。法官们,“彭宇案”后人们丢掉的“道德信仰”,需要您用一个个鲜活、有温度的判决去重新拾起。

    ——智慧、勇气、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您的肩上。

    作者:高山

    原载微信公众号:朝夕悟法(zhaoxiwufa)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