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流转四季时光---读你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29日

  流转四季时光---读你

  立案庭  王孟

  盛夏里普通的一天,朋友发来信息,聊聊家常后,她讲道:“现在又是农忙的时候了,院里执行法官这两天在计划着搞个集中执行的活动,处理一批在外务工被执行人的案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执行法官头顶烈日,奔跑在田间地头找寻被执行人的场景,想象着一起工作过的法官们又要连轴转处理案件,我想把这些写下,记录身边那些坚韧执着、不畏艰难的执行法官们。

  春之温暖

  王法官是执行局资历最深的法官,从手抄卷宗材料时代到网络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时代,他将人生最美好的20年奉献给了执行工作。卷宗中详细的执行过程书写、电脑文件夹里一篇篇按案号、时间顺序排放的执行文书,无一不体现着他工作的严谨细致。也许是做执行工作时间久了,他性格也打磨的日趋平和,曾经有申请执行人跟院领导这样讲:“我的案子虽然没有执行到钱,但是我一点都不怪王法官,法官对我态度一直好,执行也很尽心尽力,被执行人没有钱可供执行也确实没办法。”听闻此事,庭室的人都叹服王法官执行工作做得到位。在他办理的诸多案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起抚养纠纷案件,法院判决孩子由女方抚养后,男方将孩子藏到了别处,不让女方见到孩子。使用强制执行的措施显然起不到好的效果,法官就一次两次的上门去跟男方家人交谈,谈亲情的可贵也谈法律的严肃,男方家人终于松口同意女方把孩子接走,女方到法院接孩子的时候,王法官叮嘱她要让孩子常回男方家看看,一直冷淡沉默的男方拉着王法官的手落了泪。

  只有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才会有温暖人心的举动。王法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每一个他承办案件的当事人体会到了司法的温暖。

  夏之炽热

  刘法官是执行局学历最高的法官,从一所著名的985高校法学院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的基层法院。他说,一开始是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他回家,后来就成了他有了值得坚守的岗位,不愿离家了。刘法官每天总是很早就到单位,整理执行的材料、公文包里的纸笔与文书,随时准备出发执行案件。厂区园区、村落农家都有过他忙碌的身影,他处理过的案件里也不免有几个撒泼耍赖的被执行人。有一次,他将一个被执行人带回法院准备送到拘留所司法拘留,被执行人恶狠狠的对他说:“我知道你家住哪儿,你要是今天拘留我,以后就等着吧。”刘法官听到这话后没有半分迟疑,铿锵有力的回应:“我既然做法官,所有的风险我都担了,你要是不履行义务,现在立刻就把你送拘留。”被执行人见此情形,嚣张气焰减了大半,在被送去拘留的第三天,就让其家人凑齐了五万元交至法院,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什么是对工作的忠诚?刘法官用日复一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不畏恐吓捍卫司法权威的作为做出了有力的诠释。

  秋之丰盈

  李法官是执行局办案数最多的法官,40岁的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执行局里的中坚力量。他的桌上总摞着一本本卷宗材料,往往旧的案件还没报结,新的案件就源源不断的来了。“5+2”“白+黑”是他的工作常态,下班后,他也常坐在办公桌前考虑执行案件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及撰写相关法律文书。那是个周末的下午5点半钟,我回单位拿材料,在办公室看到他正忙着打电话给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了解被执行人情况,他的女儿坐在另一张桌旁安静的写作业。我问小姑娘:“你在这待了很长时间吗?”她回答:“是的,早上就来了,爸爸说他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处理,我就在这边写作业边陪他加班。”李法官打完电话后冲我笑笑,讲多亏自己闺女懂事,也不吵着去游乐园,同意陪他加班。忙碌的日子一天天度过,有一天,李法官在执行案件的时候接到他妹妹的电话,讲他父亲病倒了,李法官赶到医院时,他父亲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李法官在手术室外熬了一晚,听到父亲手术成功的消息后又托妹妹照顾好父亲,自己则赶回单位跟同事一起赶往外地执行。那次的执行,使在事故中不幸致残的申请执行人拿到了120万的赔偿款。

  那些工作中的劳累、困难,不能兼顾家庭的辛酸,李法官从未提起,他总是默默的把苦涩咽下,把成果留在了丰收的秋天。

  冬之蕴藏

  石法官是执行局最年轻的法官。他来执行局工作的那一年,执行局全年收案数翻了番。执行查控系统、文书上网系统、失信被执行人系统、执行单兵系统、案款管理系统纷纷上线,在规范执行、便利执行的同时也对执行法官信息化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法官在系统上线的初期跟几个书记员一起,负责了全局案件数据的录入与核对。冬日的夜晚,天黑的很早,在整整的一个月里,石法官没有早于晚10点下过班,总是在昏黄的路灯下拖着疲惫的身躯去街边的小店里吃碗面,然后再回到住的地方,他笑说,小店里的老板都认得他,看他辛苦,每次舀面都多给添一勺。他辛勤的工作为院执行局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扎实的工作作风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临近春节,家在外地的石法官准备请两天假,早点回去,快要启程时被通知有几个在外地的被执行人已经回家过年,需要组织干警突击执行。他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妈,单位临时有事,走不开了,除夕那天我再回去,你跟爸要好好的啊。”打完电话他就坐上了呼啸的警车,奔赴执行一线。车窗外天寒地冻,但是春天已经不远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庄严承诺。如今,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课题已经破题,道路已经打通,那些千千万万如同我熟识的执行法官一样奋战在执行一线的法官在一场又一场的执行攻坚战中攻坚克难,正是这些法官用忠诚、奉献筑起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用坚守正义、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做了鲜明注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