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们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它承载了中华名族文明的精髓,是炎黄子孙崇高的灵魂,见证着中华民族兴衰荣辱,是泱泱华夏不屈的意志,伴随中华民族成长至今,以它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神韵,向我们讲述了尘封的历史、古老的辉煌、灿烂的诗篇。
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益处,而又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大智若愚
加强道德建设须乐善好施不图报。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因乐善好施而名留青史,受万世敬仰:古有晋国赵盾对灵辄的慷慨施饭30年,今有徐虎风雨无阻为民解难,古有魏齐李士谦荒年无私救济百姓,今有刘胜兰以拾荒所获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赵盾之所以能在危难时脱困逃生,李士谦之所以在去世之后得万人相送,徐虎之所以能获得“新时代雷锋”的称号,刘盛兰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始终对陌生人心怀善意,乐善好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让助人者得益,让获助者走出困境,让世界充满温情,也是对冷漠世情的最有力反击。因此要加强道德建设,必须着力弘扬这种乐善好施不图报的模范助人为乐精神,使其流转于世间,成为一种普世价值。
加强道德建设亦须淡泊明志谦如水。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云南杨善洲书记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去世前将价值3万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只因一心为民;民警汪硕不顾手指被玻璃割的血肉模糊,徒手扣下车玻璃就出被困婴儿,简单包扎之后重回岗位一直坚持到下班。一句小小的问候,或许会温暖了一个司机一整个冬天;一声谢谢,或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们何乐而不为?老人家常在嘴边念叨的吃亏是福。到头来又有几人不为利誉愿意为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吃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的训诫早就烂熟于心了,然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或许我们无法像古人一样名垂青史,或许我们无法像今人一样为人乐道。但是我们可以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严以律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力量细水长流,给人以无尽影响。上善若水,为人之道。
政治处 朱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