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守护司法公正·优化营商环境】合伙经营起争执 诉前调解释前嫌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9日

个人合伙经营存在管理松散、约定不明、合伙协议不规范等特点,其合伙解散时债权债务的分割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近日,一起合伙协议纠纷案件在昌邑法院北孟法庭工作人员和北孟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感谢法官,感谢调解员!谢谢为我们考虑。”双方当事人均表达了感谢。

债权债务分割起争执

事情的起因还要回溯到2014年,纠纷双方当事人王某某、常某某作为合伙人,共同承建了昌邑市饮马镇某村的一处住宅楼,该工程于2014年6月份完工交付。后饮马镇某村仅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尚欠260余万元工程款未付。王某某、常某某长期索要无果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令被告饮马镇某村折价补偿原告王某某、常某某工程款260余万元并承担利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为王某某和常某某执行到位部分案款,此时两人又对案款的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导致该执行案款长期无法发放。在多次协商无果后,王某某一纸诉状将常某某告上法庭,请求对包含上述执行案款在内的双方合伙期间的债权债务一并进行分割。

查明案情找准突破口

北孟法庭受理此案后,考虑到当事人已经为本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减轻当事人诉累,也为有效缩短办案期限、减少衍生诉讼,办案人员先后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沟通案情,摸清双方的真实诉求。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后,办案人员认为双方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并没有根本性分歧,主要是没有理清合伙期间及前期诉讼过程中产生的债权债务,进而产生纠纷。找准这一关键点,案件有了突破口。

多元解纷实现案结事了

北孟法庭委托北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李星厚在驻法庭工作室调解此案,并由法庭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指导,就争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诉前阶段引导双方案结事了。在调解员的主持下,纠纷双方把债权债务都摆在调解桌上,对合伙经营期间的资金往来进行了仔细核算,再将双方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转账明细逐笔核对,账目算清了,双方的心结也就解开了。

在接下来的债权债务分配过程中,调解人员又为当事人算了诉讼亲情、信誉、时间、经济、风险 “五笔账”,引导双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各让一步,最终双方打开心结,对债权债务分配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调解协议。依据当事人申请,北孟法庭通过开庭审理确认该协议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庭制作了司法确认裁定书并送达至纠纷双方手中,赋予该协议以强制执行的效力。至此,这场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引发的合伙协议纠纷终于案结事了。

此次诉前调解,是北孟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推进溯源治理的又一典型事例。


关闭

版权所有:昌邑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网站举报电话:0536-7116306 网站举报邮箱:cyfyzzc@163.com
地址:山东省昌邑市烟汕路91号 电话:0536-7228415 邮编:2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