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我的抗“疫”日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12日

       2022年3月20日,星期日,阴。

  因有切身体验,才能深有体会。2020年、2022年,潍坊两次疫情暴发,我都不辱使命,有幸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中。

  记得那年是2020年农历的正月初二,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我接到单位通知,要求我们立即到单位报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接到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在院党组的统一安排下,协助高速路口工作人员对进入城区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并到包靠居民小区配合社区对居民逐户登记防疫信息。

    这一次,2022年,我们下沉社区,协助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并深入到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开展信息登记、物资保障等工作。那天的许多情形还都历历在目,我们在核酸检测点已经满负荷地工作了一天,晚上7点多,仍在岗的我们接到政治部电话,需要志愿者到封控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们8人主动请缨,组成了高新法院第一梯队,进入了有确诊病例的封控小区。未知、迷茫、恐惧,涌上心头,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病毒”正面交锋,但随之而来的是兴奋、激动、自豪。我们没有犹豫,没有回头,义无反顾。当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经过层层消杀,进入小区,入户采集每位居民信息时,汗水湿透羽绒服,却不敢摘下面罩,不敢擦汗,没有水喝,也不敢上厕所。这时,我们也会抱怨,但我们深记,我们是高新法院的一员,我们的防护服上,相互写下“法院”字样,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护身符”。

    这几天潍坊气温骤降,我们顶寒风冒雨雪,依然坚守在最前线,冰冷的盒饭是我们吃得最香的饭菜,透凉的矿泉水,是我们最解渴的饮品。但当我深夜看到,已经带上老花镜的政治部刘涛主任,成宿成宿不睡觉,凌晨在群里下通知。晚上又开着自己的车奔波在路上,为我们送防疫物资,时时刻刻牵挂着抗疫干警们的安危,真的是拿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与之相比,我这点辛苦和风险又算什么?在社区核酸检测点包靠的时候,政治部王夕瑞主任、综合办公室吴艳波主任,代表院党组多次深入一线,问我们吃得怎么样、有没有热水喝、缺不缺防护物资,并与社区沟通,要求社区一定要保障好我们的防疫物品。

    此时此刻,一句句贴心的问候,我们听到后,心里是暖的,眼眶是热的。我们团队里有1998年出生的陈耀文、有2000年出生的李兵,他们都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谁在自己家不是爹疼娘惯的,当穿上防护服,他们不叫苦,不叫累,冲锋在前,无怨无悔,相比之下,我这点付出又算什么呢?每晚深夜到家,看到门口挂着金光闪闪的“光荣之家”,我都会无比自豪。因为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自我记事起到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父亲每逢喝酒,都会自豪地给我讲他在部队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憧憬,让我崇拜。我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生在军人之家,我是军人的儿子。无论何时,如果需要,我都会挺身而出。

    天,暖和起来了,“倒春寒”就要结束了,疫情也迎来了好转,愿春暖花开时,我们在伟大祖国的关怀下,卸下这厚重的防护服,一起去赏樱花。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六马路71号 电话0536-7661513 邮编: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