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莫言及其作品的粗浅认识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9日 | ||
(研究室 韩振君)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即将赴瑞典国领奖,据说连穿什么衣服,网民们都替他大费思量。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新中国文坛许久未曾的大事,也是高密小城市天大的喜事。于是,各路人马纷纷探访其旧居,希望沾光、转运、发迹,就连城乡邻里的酒桌上,莫言仿佛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甚至屡掀高潮的文化菜,可谓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实际上,我与莫言老师虽是老乡,却互不相识。初闻其名是在中学时代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对我们那代人绝对是一种震憾,不亚于今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整个中学时代,始终面临“高考跳龙门”的压力,没有时间关注莫言作品,倒是武侠小说同学们读了不少,经常在课余砌磋论剑或睡前津津乐道。 作为莫言老师的老乡,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威名却是在大学毕业时节。当时一甘肃校友(同系非同班)临别赠言知我老家山东高密,激动之余,他竟紧握我手说“想不到你是莫言的老乡啊!”顿时,我感受到一个高密人的骄傲,同时也不禁暗生羞愧----当时自己没有真正读过几篇莫言老师的作品,就像山东人没有拜访过泰山、领略过三孔一样尴尬。只好喏喏称是,随声附应,寻机而退。斯时,以贾平凹、陈忠实、路遥为代表的陕军正盛,摇旗东征,想不到多年后在其西安老巢,《红高梁》之冲击、莫言老师之威名仍在。 不过现在看来,我觉得莫言及其作品的成功,恐怕主要得益于接通了三气,即高密的地气、胶河的灵气和历史的大气。 所谓通接了高密地气,是说莫言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莫言好像我们的邻居大哥,朴实、真诚而又执着,一幅典型的山东人形象,更具体地说,是一幅普通高密农民画像,浸濡着叫虎泥塑的朴素敦厚、扑灰年画的大方拙实,透露出剪纸艺术的灵巧内涵、高密茂腔的苍凉底色。为了接地气,莫言不居京城回高密,像普通老百姓一样逛大集、买年货、看茂腔,并坦言“高密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也不想去”,于是造就了著名的“高密东北乡”。接了地气才会有特色,就像形容高密西北乡的“洼涝薄碱”一样,这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道理相通。某类作品多了,人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而浓郁特色,别人无法抄袭,也就独树一帜,使人眼前一亮。接地气也表明,中华文明自存民间,口口相传,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内生性,即便历经焚书坑儒、五胡乱华、蒙满摧残、文革冲击,仍如胡杨般扎根底层,蓄积养分,只要具备适宜的环境,则遇水即生,迎风而长。 所谓沾濡了胶河灵气,是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成就一番事业。胶河如龙蜿蜒南北,犹如划了道美丽的弧线。流域内县域设置胶州、胶南(2012年12月1日合并于新黄岛区),有历史地理名词胶东半岛、胶东王,盛产著名的胶州大白菜、胶河土豆,最后注入了胶莱河、胶州湾,它们均与胶字相关。胶河虽然不长,却是一条文化河,高密虽不带个胶字,但胶河贯穿其东南角至东北角,占尽了整条河的风流。胶州八景中的铁橛悬泉、胶河澄月,高密八景的晏冢穹碑、东蒲荷香,以及大禹故里(大禹字高密,故遥附虚沾)、邓禹封地等等,可谓一河相串。诸多先贤名流徜徉周遭,莫言老家平安庄恰在下游一束,好似“千里黄河一壶收”,焉得不盛?有灵气即有才气。莫言作品中隐约可见蒲松龄的影子,蒲松龄是喝着淄水长大的,成就了不朽的《聊斋志异》。莫言同样是在胶河沿成长的,胶河的优秀基因沉积其内,酝酿其间,自然醇厚而香沥。 所谓渗透了历史大气,则指裹挟了社会历史岁月,既勃勃然、绵绵然,又有敦实感、厚重感。我们读金庸的作品,仿佛穿越时空,宏观大气,与国史发展脉络、人物暗合,兼具政治品位,甚至有发烧友逐一考证,将有关人物、事件纳入了编年体。莫言的作品亦是如此,穿插其中的有孙文胶济铁路抗德、孙家口伏击战抗日、曹梦九治县遗事、刘罗锅聪明应对、秃尾巴老李看娘等等,多是儿时老一辈口传相继,至今难忘。渗透了大气才会有生气。莫言就是将这些历史佳话、民间故事、乡村俚语巧妙地融入其作品之中,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先辈的影像,看到了民族的悲欢。就象我早已逝去的老父,贫而不失其志,忧而不忘其乐,如园中老韭生生不已,逆顽抗顿。 有了历史地理的纵横交错,有了山水人文的交相互应,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格自然就可横空出世、应运而生。其实,不管是接地气、通灵气、透大气,最关键是还是作品具有了人气,浸润了人文精神,使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人性与宽容,犹如涓涓细流,润而不废,方有神来之笔,生而不朽。 莫言及其作品对我的第二个感悟或者启示,则是其坚韧的毅志力和无穷的想像力。 文学与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如果说有什么诀窍,那就是戒得住浮躁和功利,耐得住寂寞与清贫。而这一切,需要坚毅不拔的意志力。读书破万卷,不断地去粗存精,融合贯通,方能有所建树。沉得下心去,敏锐观察社会,品味世间百态,才能别样体悟。比如说话,在一般人看来,这只是人的本能,而相声大师却侯宝林说,说话是一门艺术,最近大眼又说,说话是一种权利。可见同一件事,站在不同时代、不同立场都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同时也折射出论者迥异的价值视角、内在修养及社会感触,更重要的是,则是他们几十年历练浸淫、切身体悟、厚积薄发的结果。 莫言的想象力很开放,据说深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想象力对于文学创作非常重要,上世纪伟大物理学家、思想家爱因思坦曾说过“更重要的是想象力”。特别是具有浪漫主义传统的文学,它有时浪漫,激情四射,它可以虚构,充满情感和夸张。有人对莫言四十天写就一篇小说惊乎不可能,说“像井喷一样”,其实是没有体会他数十年之功,踏实写作,外加热情洋溢,方能一挥而就。 对于文学,笔者涉列不多,不敢妄谈。张炜先生曾说“文学就是一个民族的梦”,但愿我们都能以此为励,不断超越! |
||
|
||
【关闭】 | ||
版权所有:高密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大街东首 电话:0536-2678000 邮编:2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