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典型案例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01日

涉民生案件与人民群众的生计休戚相关,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还关系到社会稳定。高密法院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重视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3月10日,高密法院执行第三团队仅用24天成功执行和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

执行第三团队干警赵德志近日收到一面锦旗,申请执行人王女士向赵德志表示“必须要收下”。赵德志忍不住问:“做这面锦旗多少钱?”想到王女士家中困难,这锦旗就像“烫手山芋”一样,让他心里不是滋味儿。

用活手段    打好“组合拳”

45岁的王女士右手残疾,家中有老有小,生活全倚仗丈夫一人,屋漏偏逢连阴雨,丈夫在帮助雇主进行更换厂房屋顶作业过程中受伤,瘫痪在床,经鉴定为一级伤残,这让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王女士起诉至高密法院,案件进行到执行阶段,赶上疫情,她内心十分焦灼,心想着:“这30万赔偿款八成是够呛了。”

执行第三团队接收案件后,立刻对案件详情进行了分析把控,经过团队讨论,团队长王进军指派干警杜建敏、赵德志协助办理。赵德志看完卷宗后略微“头大”,一方面疫情导致外出执行不畅,另一方面,被执行人经济状况一般,如其没有能力赔偿,又没有可供执行财产,就会让案件“扑空”,执行难上加难。

执行第三团队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面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查控结果令人失望——仅仅在被执行人微信余额里查到400元。

明法析理     算好“明白账”

无财产可执行的案件,非常棘手。而王女士迫切需要赔偿款来维持正常家庭生活,在查控结果几乎等于零的情况下,如何顺利开展执行工作,“无米下锅蒸出熟饭”是执行第三团队要攻克的难关。

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材料后,赵德志进一步与被执行人联络,阐明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后果,被执行人在得知自己将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出行受限制,子女上学、入伍、考公务员都会受影响后没有出声。赵德志继续强调,如其采取任何方式规避、抗拒执行,将会付出更大的经济成本和信用代价,法院将对其罚款、拘留,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其信息,对其以后工作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希望被执行人考虑仔细。

“执”争朝夕  增强“获得感”

很快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执行第三团队,陈述自己经济状况,表示能力确实有限,其所陈述与执行第三团队的查控情况吻合,被执行人希望执行第三团队能够协调下被告,达成和解协议。

被执行人产生了赔偿意愿,让执行第三团队很是振奋,经过权衡被执行人经济能力与王女士家庭生活需要,在充分尊重王女士意愿的基础上,在不影响王女士家庭正常生活情况下,可以在还款方式上灵活处理,双方经过沟通,达成每年3到4万元的分期还款协议。

赔偿款到申请执行人手中,胜诉权益才是真正的兑现。王女士家庭生活情况困难,赔偿款需要尽快到位。鉴于疫情,被执行人不方便到银行打款,执行第三团队专门对一间办公室进行了消毒,通知双方签订和解协议并交接了首期赔偿款。这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赵德志表示,民生案件执行,不怕没有办法,就怕没有真心、耐心、诚心和决心,要把申请执行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家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沟通,只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办好,就能让申请执行人感到满意。

1316字   高密法院 李暖晴 0536—2678076

关闭

版权所有:高密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大街东首 电话:0536-2678000 邮编:2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