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潍坊奎文区“花式”普法护航花样年华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8日 | ||
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小学,一场“童笔画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普法志愿者通过绘画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解答孩子们提出的法律问题。“我们这节课画了关于法律主题的图画,我感觉非常有意思,同时还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我以后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胜利东小学学生李昊天说。 “童笔画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是奎文区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持续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么法治,则为花儿成长提供了最有力的保护。”奎文区司法局局长王照阔说,近年来,奎文区主动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普法工作的新要求,创新多维普法模式,打造校园创意普法品牌,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走深走实。 “参与式”体验点燃学法热情 “在法治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学法的种子开守法的花……”这是奎文区直机关幼儿园师生共同创作的儿歌《娃娃普法挖呀挖呀挖》,因节奏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喜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奎文区以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为目标,积极打造“奎娃学法”创意普法品牌。组织开展“童话说法”“童声唱法”“童笔写法”系列实践活动,创编《德娃说法》情景剧、《童言稚语话民法》童谣儿歌、《宣传民法典》快板书、民法典诗词朗诵等普法微视频40余条,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法律知识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各自办学特色相融合,创设青少年法治体验课程。踊跃开展甲骨文汉字画文创、彩泥创意展示、法治漫画手绘、法治诗文创作、手抄报绘画和模拟法庭、晨读宪法、法治研学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学们尽情发挥奇思妙想创作出精彩纷呈的法治文创作品300余件,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普法,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浓厚兴趣。”奎文区教体局局长王玉兴说。 “阵地式”教学强化教育实效 在奎文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研学活动,为德信现代学校30余名学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普法体验,实现法治教育从“平面宣讲”向“立体感知”升级:通过实物观摩+互动问答,在历史法治文化展示区了解到法器和法治人物相关内容;“法律一生”板块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展示了从出生到生命终结,人生各个阶段常用的法律知识;电子触摸屏里展示的是法治动漫和普法漫画…… 参观完毕,律师在基地开展了“法治实践课堂”教学,剖析“游戏账号继承纠纷”“直播打赏追回”等5个新型青少年涉法案例,为参观的学生们生动讲解了法律知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法律,更加主动地亲近法律。截至目前,该基地累计接待学生团体47批次,覆盖2300余人次。 为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效,奎文区着力打造学校、社区、家庭三大法治教育阵地。通过开设“家长学校”、网络普法“云课堂”等形式,搭建起家校共享普法网络平台,科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知识,共同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推动法治副校长与学校警务室民警携手开展“法治主题班会”“同步法治课堂”等活动,上好“法治第一课”,助推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普法渠道和阵地载体。依托法治书屋、“四点半”学校、“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社区资源,实现普法教育由零星式、分散式向阵地式、集约式转变。立足中心城区实际,在人流密集的社区、学校附近,利用口袋公园、市民广场、背街小巷打造普法宣传“微阵地”集群,融法于景,寓教于园,让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和教育。 “融合式”联动推动精准普法 为了向学生普及毒品危害、防范成瘾性物质滥用等知识,奎文区司法局联合潍坊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等部门到区北苑实验学校开展“护航成长 阳光一生”主题校园禁毒普法活动。针对小学生的法律认知特点,工作人员现场向学生们展示了由公安禁毒部门提供的30余种高仿真毒品实物模型。通过观察不同毒品的颜色、形态及包装特征,学生们直观掌握了毒品伪装形式和识别技巧,提高了对毒品的直观识别能力,强化了对新型合成毒品及麻精药品滥用的防范意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奎文区还注重运用多部门力量,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将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紧密结合,实现跨部门、多领域、多层次普法,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专业人才作用,选拔优秀律师组建“青年律师公益宣讲团”,深入全区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巡回宣讲,开展“070勇敢者行动”“12355·彩虹伞”送法进校园活动,教会孩子们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特点探索实施“精准式”普法。结合青少年成长轨迹,规划学法“路线图”,分年龄、分层次设计普法内容,定制普法套餐。从学龄前儿童的宪法、民法典常识到中小学生的法治实践应用,精心策划,实现法治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推进“阶段式”普法,用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启蒙学龄前幼儿,以模拟法庭、法治研学、文创产品设计制作等活动,提升中小学生法律知识储备,强化守法用法意识。提供“菜单式”服务,将学生需求清单作为法治副校长和公益宣讲团的教学清单,实行“你点单,我来讲”服务,与青少年共同探讨法律问题,解答法律疑问,有效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强化“云端”普法,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通过普法微视频、以案释法等形式传播法律知识,进一步扩大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