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传真

聆听·她说|理情结合 做有温度的裁判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07日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联系和服务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触角,受理的案件形形色色,每一起纠纷背后都承载着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在望留法庭工作的这些日子里,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这句话的分量,也愈发坚定了我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的信念。

  图片1

  我曾处理过这样一起农资购销纠纷:原告是镇上农资店的老板,附近农户习惯赊购化肥,等秋收后再付款,平时也不打欠条。被告在原告那里赊购了化肥,使用后认为化肥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当年庄稼减产,不仅拒付货款,还要求原告赔偿。双方协商不成,原告只好起诉到法院。庭审时,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气氛一度非常紧张。如果强行判决,矛盾只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纠纷。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我先安抚了双方的情绪,然后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分别与他们沟通,引导双方回归理性对话,帮助他们找到利益的平衡点。经过耐心调解,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妥之处,当场过付,并握手言和。

  脱下法袍,我也是一名母亲。法官和母亲的双重身份,让我对婚姻家庭纠纷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如那句话所说:“当婚姻走到尽头,不再是夫妻,但永远是父母。”在一起离婚纠纷中,夫妻双方已分居多年,都同意离婚,唯一的女儿已经18岁,正在上大学。争议的焦点是房产归属,男方认为房子是他婚前的个人财产,女方无权分割;而女方则坚持房子是她和女儿唯一的住处,要求房子归她所有。庭审结束后,我和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他们都夸女儿孝顺懂事、成绩优异。作为旁观者,我能感受到父母对女儿深深的爱和期望。经过劝解,双方最终放下了恩怨,一致同意房子归女儿所有,并给予女方居住权,双方好聚好散,女儿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女性的力量,从不在宏大的叙事中,而在琐碎里织就的经纬——一边托起公平正义,一边温暖烟火人间。这个三八节,愿所有扎根基层的女同胞,都能在各自的“战场”上,让生命如春日的木棉,既温柔地绽放,亦坚定地生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温柔而铿锵的女性力量。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福寿西街2799号 举报受理电话:0536-8185225 邮编:2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