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赛里木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18日 | ||
作为久居东部沿海省份的人来说,遥远的内陆,大漠戈壁、高山峡谷、草原冰川、长河落日、驼铃声声……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而据说“除了海洋,地球上有的新疆全都有”的大美新疆,成了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借助公休假,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人来新疆旅行。从飞抵乌鲁木齐开始,用近半月的时间,我们依次去了天山天池、五彩城、可可托海、喀纳斯(禾木)、哈巴河、克拉玛依魔鬼城、胡杨林宝石滩、那拉提大草原、巴音布鲁克、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吐鲁番等地,虽然走马观花似地走了一小部分的新疆,但雄浑磅礴、广阔悠远、五彩斑斓而又不失秀美的景色,还是让人赞叹不已,一路走来,最让我流连难忘的地方,还是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面积四百五十多平方公里,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说。听导游介绍,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对赛里木湖作了大量生动地描述。公元1221年,邱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道:“大池方圆二百里,雪山环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并做诗云:“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赞美赛里木湖的无比美景。清末文人宋伯鲁以“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的诗句,描绘了赛里木湖雄旷清澈的自然景观。诗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这样的诗句:“你宝石兰的湖水,一见便教人心神荡”。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起,清政府就将赛里木湖列入需每年都要举行祭典的名山大川之一。 绵延的山川从车窗外掠过,期待中,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在群山的环抱中,一汪碧水,如一颗巨大璀璨的蓝宝石,镶嵌在万山盆地中,在阳光映射下,湖面上泛起了粼粼闪亮的波纹,又如同一面碧玉盘,那就是赛里木湖。车在湖边公路旁停住,我们载欣载奔地来到水边,极目望眺,远处山峦连绵,湖面长烟一空,浩浩荡荡,在天山八月暖阳的照耀下,微风拂来,水波粼粼,浮光跃金,让人心旷神怡。踏足湖边,用手撩起阵阵水花,清凉舒爽。近岸澄澈见底,及远及深,湖水则变为宝石蓝。赛里木湖水透明度达十米以上,为中国湖泊透明度之冠,由于水深,透明度又极高,湖水碧绿湛蓝,还能看到长长的带状水草在水底摇曳。由于受水底地形的影响,加之波浪、湖流、天空及四时状况的变幻,湖水更显色彩斑斓,且随时改变着自己的颜色,是中国有名的变色湖之一。湖畔是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砂砾质湖岸、沙堤,在湖流搬运和波浪的拍击下,形成了“中波外沙”“旁周素沙”的景象(清人洪亮吉语)。砂砾堤弧形绵延,线条优美,由于经常接受轻波的抚慰与激浪的热烈“拥抱”,构成了“激浪拥堤”的壮阔景致。 环湖一周要八十多公里,我们沿着环湖公路一路前行。湖畔是广阔的草地,生机盎然、繁花满地,可见牧马奔驰、毡房点点、牛羊好似珍珠洒,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湖周的山坡上森林广布,与黄绿青褐色的高山草甸相间错落,形成了斑斑驳驳而又立体的苍茫质感。云杉林是主要的森林树种,树干笔直、苍劲挺拔,层层叠叠,织成塔林。其中湖东南的科古琴山,林丰草密,植被覆盖率几近百分之百,山势连绵延伸至遥远的天际,大风起处,松涛阵阵、汹涌澎湃,俨然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观此胜景,直令人心潮起伏,顿生超凡脱俗、返璞归真之感。白云也仿佛特别有灵性,一块块如扯散的棉絮,又如轻逸的纱裙,一会儿飘荡在山顶,一会儿轻盈地挂在林梢,一会又俏皮地垂临湖面梳妆,留下她美丽的白色倩影…… 中午时分,车行至湖岸南侧。忽然,一个同伴大喊一声:“看,天鹅!”大家都凝视湖面,果然,有七只大天鹅在离湖岸不远的地方游动。这一车人沸腾了,今天竟然有此福气,能亲眼看到赛里木湖的天鹅!师傅将车子停在路旁,然后我们纷纷拿起相机、手机,自觉分散开,踏着茂密的草地,猫着腰,向湖畔潜行。一不小心,鞋子踩入水滨青草覆盖下的湿地里,灌进了水,这个时候也不在乎了,已而来到湖边。这一小群天鹅距离湖畔不足一百米,洁白无瑕的羽毛,长长的脖颈,黑色的眼珠、喇叭形的嘴,喙前黑后黄,颜色分明。它们旁若无人,像天上的精灵,静静地飘荡在湖面上,不时把头探进水里觅食,不时又扭动脖子梳理一下翎毛,仿佛是七个身穿白纱的仙女,在赛里木湖这个宛若仙境般纯澈的舞台上,演绎着“天鹅湖”的故事…… 静静地凝视良久,仿佛思绪也停止了,耳畔只有“刷刷”的水声,有节奏地抚拍着沙砾的湖岸……我们悄然回到车上,继续沿湖前行,在一个隆起的山丘旁停了下来,上面即是成吉思汗点将台。沿高高的台阶,气喘吁吁地爬上坡顶,站在点将台上,清凉风来,顿时汗消,回首望去,舒缓的山坡,连绵的草原,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间,如同铺展开的一张巨大的彩色地毯,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延伸向远方。点将台旁有一个约三米高的石堆,中间插着一根长达十米左右的高杆,杆头是一个分着三叉的铁头,粗大的杆身缠满了彩色的经幡,还有多条挂满经幡的绳索被牵引到石堆底部,哗啦啦地随风翻舞,这就是成吉思汗点将台敖包。想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经过此地,在这仿佛人间仙境的赛里木湖畔列阵,检阅那支纵横亚欧大陆,让当时的欧洲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的蒙古铁骑,该是多么的豪情万丈,不知这一湖柔美的碧波,在洗去“一代天骄”满身征尘的同时,能否荡涤些许身上的戾气? 从上午的艳阳高照、微风和煦,到晚霞满天、牧歌悠扬,我们沿着湖畔,一路走走停停,也深刻体会到了赛里木湖水的千变幻化:“青蓝深浅层出……倏忽万变,莫可名状”(清祁韵士语)。水中蓝、紫、青、绿、橙、黄、红、灰、白等各种色彩一应俱全,和蓝天白云晚霞交相辉映,与湖光山色草原浑然一体,在大地上勾描出了一幅偌大绝美的中国水墨画卷……痴痴地望着这一湖碧水,不忍离去,心中不住地慨叹:这就是我们壮美的祖国、美丽的家园!难忘赛里木,期待再相聚。 (作者单位:潍坊中院)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