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法庭初印象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14日

  来法庭十余日,我从刑事审判庭转到民事审判庭,一切都还在慢慢摸索中。有人告诉我,学习审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案件中来到案件中去”,而法庭就是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在这里,“看民生疾苦,听家长里短,学解分止争”最是贴切不过。

  初来法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案涉标的是2600 元的薄膜款,数额小,案情也不复杂。庭长张治中给双方做调解工作,被告妻子说着说着就开始掉眼泪:“今年家里的大棚被雨水淹了,我们来之前已经抽了5 天5 夜的水,回去还要继续抽水。棚里的黄瓜都淹死了,家里老人生病,俩孩子上学,大棚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实在没有钱了,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庄户人,有钱不会不还的……”张治中庭长耐心听对方哭诉完, 忙劝说道: “ 不管怎么说,欠钱不还是不对的。你们等着,我去再跟原告谈谈,把钱给你们往下降降,多宽限你们点时间。”

  最终,经过多次协商,案件顺利调解结案。看着被告擦干眼泪离开的背影,我不禁想,一件小案子,一下午的时间,就纾解了一个家庭的困顿。这或许就是小案不小办的意义所在。

  短短几日,我就接触了几起离婚案件。这类案件大概是法庭上最常见,也最难处理的。双方矛盾由来已久, 如果让他们从头说,几十页笔录恐怕都记不完。

  调解这类案子,单靠讲几句“一日夫妻百日恩”“冤家宜解不宜结”,或是回忆曾经的幸福点滴,大概率是不成的。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孩子、财产、未来出路”,多维度多层次地劝说。最终, 或是“ 夫妻双双把家还”,或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也未可知。庭审中,双方有剑拔弩张,相互指责,情到深处号啕大哭的;有情绪激动,恶言相向,对着法徽、宪法起誓所言句句属实的;有旁听家属愤愤不平,大有揍对方一顿的冲动的。对此,法官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调解工作, 口干舌燥之余, 还得给我传授经验:“为了劝他们,我都用上了因果论,可还是远远不够啊!”我想,这或许就是“小案事不小”的内涵之一。我们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他们的人生。

  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出发,沿途经过一座座大棚、一个个村庄、一家家工厂,最终抵达侯镇人民法庭。又是新的一天,张庭又开始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王赛又开完了一个接一个的庭审,国师傅调解的大嗓门响彻整个小院……我看着,学习着,也成长着,我与法庭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89号 电话:0536-8189013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