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人生什么样——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有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22日 | ||
如果你正在人生的鼎盛时期,周围是掌声、鲜花和荣誉,我推荐你看看稻盛和夫的《活法》,因为他教你“要如何看待人生中无处不在的心想事成”;如果你正在人生的低谷时期,被厄运、挫折和荆棘捆缚住手脚,我推荐你看看稻盛和夫的《活法》,因为他教你“如何在困境中拔剑而起”;如果你正在创业时期,怀揣梦想,我推荐你看看稻盛和夫的《活法》,因为他用整整一章,也是第一章,教你如何实现理想,包括主动追求才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包括夜以继日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铺路石等等,这些话是最原味的鸡汤,让那些不甘平凡的灵魂能感受到精神的滋养,不放弃、不抛弃,在困境中翻身而起,用积累的努力和汗水悄悄成功;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且正想扩大版图,你正充满斗志,也要读读这本书,因为第三章就是教你如何不随波逐流,战胜自我,勇敢而坚持,但是要时刻不忘底线和原则,因为那是成功的底色。还有,如果你是一个平凡的人,庸碌琐碎的里生活平安静好,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因为最后一章是这位智慧老人、商界奇才用最真挚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理想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与潮流、宇宙协调而和谐。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在不惑之年看不到希望,一直平安顺遂的人生轨迹被病痛和不确定的未来打破,我有点不相信自己,朋友推荐我读这本书,并借用稻盛和夫的话来鼓励我:接受并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做一百倍的努力,你才知道未来有没有亏待你。当一个人勇敢去面对的时候,会淡然处理身边的一切人和物。被这本书精炼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哲学的思考和深邃的感悟所打动,今天我特意推荐给我的同事们读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也许你不一定喜欢这本书,甚至觉得是日本人写的,不适合中国人读,但是文化从来没有界限,精神都能跨越隔阂,只要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动力的书籍都是值得一读的。 可能很多人在朋友圈、公众号见过稻盛和夫的语录和文章,他出身是科学家,出名是企业家,还是一位彻底追求正确思考和正确行动的哲学家,同时他还是教育家、慈善家。最近几年,他的励志思想和语录在中国非常盛行。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作为人,怎么做是正确的”?作为人,怎么做是正确的?于文章的首页,他是这样写的: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目的是什么?我觉得答案就是八个字:提升心性,磨练灵魂。不好的消息,不如愿的事情,不希望发生的结局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甚至会突如其来,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逃避只能会让结果更加糟糕,只能勇敢去面对。不变的信念加上一百倍的努力,总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就算结果不如预料得好,也能笑看人生风云。不疾不徐,不焦躁,不虚浮,自信而又惶恐,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自信和惶恐并不是矛盾的情绪,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人生格条。作为法官,当我们坐在审判台上,我们必须要有自信,因为背后是国徽的威严、天平的端正和众人的瞩目,里面有信任、真诚和理解。我们也有惶恐,因为面前是无法还原的客观现实,是错综复杂的证据,是真假难辨的当事人陈述。当我们面对着卷宗和当事人,我们是自信的,因为我们有丰富的司法经验,有深厚的学术储备和精湛的从业技艺。我们也是惶恐的,因为我们可能遇到各色人等和各类难题,我们可能被曲解误解,我们可能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迷茫彷徨。 当我们浸淫于社会万象中时,我们是自信的,因为我们有良好的品德,有健全的人格,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也是惶恐的,因为我们被赋予更高的义务,我们背负更高的准则,我们自认可以更好地应对。殊不知,我们的职业给了我们尊严和自信,也给了我们畏惧和惶恐。这就是一个法官在工作、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二种情绪。我们要横眉冷对一切假大空,昂首向前,自信但不自负。我们不能畏畏缩缩,固步自封,毫无担当,我们有惶恐之心但无恐惧之心。可能这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是作为一个人最正确的生活方式。《活法》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和境遇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法”。有趣的人生,一半是江河湖海,一半是柴米油盐,而不是功名利禄或者是名利双收,可以热爱山水,也可以俯身做饭,在平凡的生活里去感受岁月流逝结出的累累硕果。 稻盛和夫在缔造了巨大的商业帝国之后于1997年在京都圆福寺出家,僧名“大和”,过了几个月,就开始了戴着竹笠四处化缘,这样的人生境遇无法复制和模仿,但是我们都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什么是正确的人生?大概就是如同他所推崇的,所谓的做人的正确原则,就是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和利他,而这十二个字就是指导我们去获得灵魂安宁和精神寄托的最佳方案。 (作者单位:寿光法院)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