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豆腐•都福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9日

  

  过年,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这份记忆或如一坛陈年佳酿,愈久弥香,令人久久回味,醉人心房;或如一首经典老歌,传唱不衰,动人心弦,温暖人心。

  我的家乡位于安丘西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我的母亲在30多年前嫁到了这里,当时除带到父亲家一点简单的嫁妆外,还把在娘家会做豆腐的这门传统手艺也一起带了过来。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围着豆腐忙碌,不是做豆腐,就是卖豆腐,可以说是闻着豆腐的香味长大的。为什么说是闻着豆腐味长大的,而不是吃着豆腐长大的,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卖盐的老婆喝淡汤”。母亲做豆腐的手艺极好,口碑俱佳,做出来的豆腐软硬适中,口味十足,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无人不知晓,无人不爱吃,无人不称赞。

  豆腐谐音“都福”,有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年前买一些豆腐来备用,有的用来包好吃的豆腐粉条包子,有的用来炸酥脆爽口的豆腐丸子……吃法尽管很多,但是务必要留下一块在除夕夜用来“压锅”祈福。每年的这个时候,父母都会不辞辛苦,尽最大的努力去多做一些豆腐,以此来满足乡亲们的多元需求。

  俗话说得好: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做豆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个体力活和技术活,父母常常是与时间赛跑,与体力抗争。虽然有现代化的设备相助,但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传统豆腐的原汁原味,父母还是尽量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手工操作。把一粒粒黄豆变成一块块雪白的豆腐,需要经历复杂的中间环节。从最初的买豆子、泡豆子,捞豆子,磨豆汁,烧豆汁,卤水斩豆腐,压豆腐,到最后的卖豆腐,每个环节都要保证不出问题。选用粒粒饱满的非转基因大豆,用附近山上的山泉水泡豆子,用木柴烧火且火候要把握好,卤水的用量需控制好,压豆腐的时间要得当,只有做到这一切,才能使最后出来的豆腐劲道好吃,恰到好处。如此一来,就大大增加了人工负担,可是考虑到乡亲们的口味与爱好,再麻烦一些也是值得的,也许更加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才是人间最美味的,也是最恒久的。

  我记得家里运输豆腐的工具一开始是用担杖两头挑着豆腐,后来改用小推车推着,再后来换成脚蹬三轮车,到现在则用摩托三轮车;叫卖豆腐一开始是敲一个木头梆子,后来则换成了扩音器;计量工具一开始用满天星称,后来换成了电子秤,这一次次运输工具、销售工具、计量工具的改善,恰恰见证了时代的发展进步。母亲说,她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在娘家做豆腐,几十年如一日,从年轻时的豆腐丫头,再到后来的豆腐西施,到如今的豆腐奶奶。变的是岁月,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味道,不变的是情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农家小院里,一盆盆黄灿灿的大豆正在变成一锅锅鲜美的豆汁,一锅锅鲜美的豆汁也即将变成一块块雪白的豆腐。豆腐的香味如故,父母忙碌的身影依旧,只是他们的身子骨比当年清瘦和单薄了许多……

  (作者单位:安丘法院)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89号 电话:0536-8189013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