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印记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30日 | ||
“红日微风催幼苗,云外归鸟知春晓。哪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船在桥底轻快摇,桥上风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谣,湖上荷花初开了……” 在所有关于时节的歌曲当中,粤语《四季歌》或许比不上周璇版本的那样有名气,但却是最能感染打动人的。红日微风,小桥风雨,习以为常的生活琐碎里,埋藏着夏日温暖的印记,总在不经意间触动尘封许久的心弦。透过波澜不惊的娓娓曲调,仿佛看到了与夏天擦肩而过时的背影。 时光似水流。如同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每个人也都不能够重复经历同一个夏天。伫立在时光的河流里,凝望着远去的夏天,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岁月。 小时候的夏天,是一张满是《千与千寻》斑斓色彩的动漫画面。 夏天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水。从家里出来,踩着鸭子们摇摇晃晃的足迹,往南直行三两百米,可以看到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清澈小河。小河是鸭子们的乐园。鸭子对于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感知,印象里从未告诉鸭子们家门前有条小河,或许是某次聊天不小心被呆在边上探头探脑的鸭子听去了秘密罢,天刚放亮鸭子们就在院子里嘟嘟囔囔吵吵闹闹。敞开门,鸭子们一窝蜂挤挤挨挨外出,翻越过门槛时,需翅膀脚掌并用,常常要摔上好几个跟头。费尽辛苦到了大街上,却并不着急去小河,而是聚到邻居家门口嘎嘎叫个不停,呼朋引伴的模样,像极了小朋友们相约外出的场景。鸭子们几乎一整天都在小河里玩耍,中间肚皮饿了,偶尔也会回家讨些吃的。鸭子是家禽,跟鸡一样,即便白天疯跑得再远,必定赶在下午太阳落山之前返回家。村子里晚上是看不到鸭子的,否则的话,那可就成聊斋了。小河更是孩子们嬉水的天堂。夏日的河水尽管比春天有所增加,但水浅处充其量没过脚踝而已,热烈的阳光下,汩汩流淌的河水折射着明亮的光彩。小河里是有鱼的。那是一种体形细长、反应非常迅捷的小鱼儿,明明方才还围在小腿边上,手还没有伸出去呢,只轻微摆动下尾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于读金庸先生的《鹿鼎记》,看到韦小宝每到关键时刻施展神鬼莫测的神行百变功夫逃遁,就忍不住联想起河里的这小鱼儿。当然了,有盾就有矛,小鱼儿这功夫并非不能破解,找个罐头瓶,瓶口用绳子拴紧,瓶子里装些食物碎屑或是骨头什么的,扔到水里,过会儿提上来,小鱼儿就得乖乖地束手就擒了。不过,这里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往水里扔罐头瓶要选择深水区,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撞到石头,磕碎瓶子。这个经验是经过了沉痛教训换来的。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以后就很少下河嬉水了。 很少下河嬉水的更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年岁的关系。小河毕竟水浅,翻腾不起更大的浪花,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再囿于小河的简单乐趣,夏天的目光逐渐沿河水上溯,聚焦到了源头处的大水库上。大水库位于村子东侧,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水利工程运动时于山谷间所建,坝高水深,虽然危险系数倍增,但乐趣也大。曾经拿了个用肥皂封堵气孔的充气废旧轮胎玩水,刚开始还在岸边,玩着玩着就到了水库中央,几个调皮的小伙伴不知道底细,游过来抢轮胎,吓得哇哇直叫。不会水,居然敢闯进深水区探险,想想就觉得后怕,不可思议。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年岁越大,本领越强了,胆子却是反而越来越小,行事愈加谨慎,决计不会再荒唐胡乱作为了。 夏天少不了是要捉知了的。知了其实是知了猴和蝉的总称。知了披戴了盔甲全副武装从地里钻出来,灰头土脸的模样,的确很像猴子。知了猴爬到树上,蜕掉外包装,就成蝉了。对于知了猴,很多人喜欢拿铁锹等工具将地面去除掉一部分土层,将知了猴直接从洞穴里挖出来。这样做很不好。一方面漫无目地乱铲乱挖没有技术含量,弄得一片狼藉,破坏周遭环境,另一方面风险很大,稍不留神就把知了猴搞成重伤。还有人习惯晚上用手电筒到树下找寻,这种方法也不可取。知了猴跟人性子一样,有急有缓,时机把握不当,性子急的已经爬到了高处够不着,只能在树下望虫兴叹,而性子缓的迟迟不肯行动,难觅其踪,简直比买彩票梦想中大奖还要难。小区门口马路两侧的绿化带内过去种植杨树,夏天里面就跟赶大集似的,照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多多了。每次看到,都忍不住摇头。树下原本是空地,栽植矮冬青后,一到夏天便被踩回空地。今年杨树彻底清除重新绿化,总算是安静了下来。捉知了猴最有效的手段是精准挖。老家的门口有棵生长了几十年的楸树,那还是当年爸建房时移栽的,许多蝉在上面产卵,因此树下的知了猴特别多。知了猴安全意识挺强,出关前会在地面开挖很小的观察孔,有的甚至只有牙签那么大。傍晚时分,找到观察孔,轻轻挑开泥土,随便取根小树枝就能将知了猴从洞中牵引出来。采用这种方法,简单、省力,而且不容易漏网。至于蝉,按叫声分为滋滋、马截柳、福得喽和福油哇等种类。滋滋形体娇小,显露形迹的时间最早,麦收就开始叫了。马截柳块头最大,嗓门最高,数量最多,几乎可以算是蝉的代表。福得喽和福油哇数量稀少,不易擒获,通常立秋前后才能见到,虞世南的那首《蝉》,同这两种蝉很可能存在关联。捕蝉的常规手段是用在长杆一端捆绑上小树杈,强抢些蜘蛛网粘。这么做最大的阻力来自蜘蛛。蜘蛛产能有限,供需矛盾突出,而且严重损坏了辛苦建造的家园,影响了人家的生活起居,蜘蛛那边当然十万个不乐意。犄角旮旯的蜘蛛网,顶多缠两三回,再去的话,蜘蛛早被迫搬迁得没了踪影。后来改为用塑料袋,捕蝉的难度倒是降低了,可乐趣却反而大大减少了。 夏天的雨也是非常有味道。如今出行有车坐,有伞遮挡,很少有机会与雨深度接触。过去伞比较少,更没有车子,而且雨好像比如今多多了,常常,正走着走着,突然就是一阵莫名其妙的急雨。倘若恰好赶上附近有芋头地,那可就大幸特幸了,随便掐片叶子倒扣在头顶上,照样安稳前行。芋头地毕竟数量有限,更多的情况是无助地被淋成落汤鸡。淋雨并非完全是坏事,次数多了,对雨就有了刻骨铭心印象。与春、秋季节的绵绵细雨不同,夏天的雨很急,雨点儿很大,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祥子拉车遇雨,硬硬的雨滴落下来,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带着雨气,祥子哆嗦着载客冒雨前行的那段描写堪称经典,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断是写不出如此生动的句子。感受夏雨的方式并不仅限于淋雨,趴在窗户上发呆,欣赏雨水打屋檐连珠串般坠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传统方式。过去老家的院子除屋门口位置为青石外,其余部分是土质的。雨滴落到青石上,日积月累,青石逐渐形成隐约小坑,古语讲的水滴石穿指的就是这情况。雨滴落到土质部分,砸出整齐一排小水坑。若干年前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长老让大家数屋檐有多少片瓦,一休就是靠地上的小水坑准确得出了答案。老家的院子换成了水泥地面,数瓦片的话,不知一休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如今的夏天,是充满了《菊次郎的夏天》淳净色彩的风景画。虽然少了千寻的许多曲折冒险经历和新奇古怪体验,但在燥热中静下心,或是混杂了羊肉和孜然味道的烟雾缭绕露天烧烤摊,或是偶尔经过高大法桐树木撑起的绿阴,或是不经意间掠起的一阵拂面清风,或是来自远方的关切问候等,总能够于身边的寻常中不断发现不一样的温暖时光,一次次下来,也是十分丰满、美好。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