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法院认真践行“四心”工作法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14日 | ||
近年来,诸城法院全面落实“四心工作法”,聚焦审判执行中心工作,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通过构建诉讼服务平台,认真排查纠纷,强化审判管理,破解执行难题,用“四心”换取群众顺心、安心,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一、整合审判资源,构建诉讼服务平台,热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 一是优化升级诉讼服务中心,方便群众诉讼。依托新建审判法庭,规划建设了280多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下设“两庭三室”,即立案庭、速裁庭、诉与非诉衔接办公室、信访办公室和人民调解室。采用“窗口式”开放办公方式,将立案登记、诉调对接、送达保全、小额速裁等职能整合为一体,实现了查询咨询、诉讼引导、登记立案、诉前调解、文书送达、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功能,方便了群众诉讼。 二是强化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专门研发了“诉调对接流程管理软件”,加强诉讼服务中心与市、镇街、社区三级服务站点,部门(行业组织)调解中心的沟通对接。设立劳动争议、民间借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四个调解室,发挥专业调解优势,共同化解各类纠纷。1-11月,共邀请(委托)调解案件1077件,其中578件通过调解快速化解。 三是加大简易程序适用,注重发挥调解效能。除法律规定外,受理案件都立简易程序,一律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减轻当事人讼累。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案件,必须通过庭长把关、审管办审核、分管院长审批等三个关口,防止程序转换的随意性。建立“调解排行榜”制度,对法官的调解结案情况每月进行通报,引导激励法官用调解思维处理案件。1-11月,立为简易程序的案件8160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77.2%,转普通程序案件582件。 二、强化组织领导,认真排查纠纷,耐心倾听每一位群众诉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涉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访工作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调度会,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建立信访维稳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首访负责制,做到考评到人。今年以来,院长、分管副院长共接待当事人35人次,接访重点案件9件,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 二是认真排查纠纷,掌控上访因素。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对梳理出的重点案件、重点人员,落实“三定一包”责任制,安排专人包靠,耐心倾听诉求,全力帮助解决。今年以来,共排查信访纠纷64件,化解47件,确保了国家重大活动没有越级上访现象发生。 三是重视初信初访,联动化解纠纷。实行信访人员24小时值班制,每天向上级报告情况,遇到紧急突发事件实行第一时间报告制度,确保纠纷及时处理、妥善化解。信访办对排查出的重点信访案件,特别是尚未息诉、可能进京上访的人员,列明详细情况,主动联系辖区内的镇街党委、政府协调,与人民调解组织共同做好稳控。今年以来,共联动解决信访案件12件。 三、依托信息化优势,强化审判管理,细心审判每一起案件 一是同步监督办案全程。构建“案件同步跟踪监督考核机制”,对办案信息同步采集到系统,审判管理人员对案件从立案、审理、文书制作、结案直至卷宗归档的全过程实施同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院长和分管副院长统筹指挥,实时跟踪监督各业务庭室案件处理情况。1-11月份,该院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4.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管控办案节点。加强对结案关口的重点管控,实行扎口结案。明确结案报结标准、报结时限、报结程序和结案信息录入责任,由院审管办统一报结,全面规范案件“出口”管理,有效解决了隐性超审限、虚假报结、结案时间关口不统一等问题。对延长、中止审限,鉴定、公告审批等审批事项,统一由审管办先行前置审查,后报请院领导审批,防止随意性。 三是不断深化司法公开。按照“办案流程同步告知、案件信息同步查询、庭审听证同步直播、司法活动同步监督”的“四同步”要求,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1-11月份,共向当事人发送立案、送达、审理、执行等办案节点信息13820条;同步视频直播各类案件69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生效裁判文书14080篇,公开率达到151%。 四、加大执行力度,破解执行难题,诚心解决当事人每一个问题 一是借助执行曝光,惩罚失信行为。在诸城电视台、信息港设立曝光台,及时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或组织机构代码、住址或住所地、未履行标的等信息,借助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挤压失信行为的存在空间。1-11月,共曝光852人,对69个失信企业或个人限制贷款87万,限制出境2人,有效遏制了恶意诉讼、逃避执行等现象。 二是发挥执行联动,维护诚信行为。依托诉讼诚信体系,完善当事人失信行为信息库,现已录入包括4878个自然人、267个企业的失信行为10664条。先后与银行、公安局、国土局、工商局、住建局等18个联动单位会签了协作意见,与诸城农商行专网联接,实现了失信信息同步实时共享,促使失信者履行法院判决,切实保护了诚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开展执行救助,帮助困难群众。成立特困群体案件救助办公室,专门负责执行救助工作,采取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定期向政府报告执行救助工作计划和开展情况,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设立执行救助基金专门账户,实行独立会计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今年以来,为3名困难群众提供救助资金1.2万元。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