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高密 高效密织多元解纷网络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28日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故里?D?D山东省高密市,活跃着一个“以真心打造民生司法、以行动彰显公平正义、以诚心捍卫平安和谐”的法官群体。自2005年起,他们开始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十年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461件。

  而今,高密市人民法院对该机制作了进一步修整、完善、升华,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流程,打造了矛盾化解的“升级版”。

  全覆盖:类型化调解聚合力

  “我体内植入钢板,一年多了没长好,你们必须给我个说法!”面对着一脸怒气的当事人焦某,在双方久议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卫生院启动了二级调解方案,将案件移交医患纠纷调解中心。

  调解员联系了指导法官后,按建议启动鉴定前置程序。经双方共同委托,某鉴定机构出具了鉴定结果:焦某的状况系自己造成,卫生院只占5%至10%的责任,非医疗过错。

  结果出来后,焦某的态度明显缓和,愿意坐下来接受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卫生院支付13000元,其他费用焦某自己承担。

  “建立类型化调解中心更好地凝聚了行业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行业和司法的优势,形成化解纠纷的合力。”高密法院院长李鲁民介绍说,以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为例,卫生局从各医院选聘了9名医务科主任和资深医疗专家担任调解员,法院选派指导法官每周三到中心指导调解、培训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或网上视频解答,形成了“医院调解-中心调解-司法调解”三级联调,及时化解了大量纠纷。

  据了解,高密市已设有消费维权、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家事纠纷、涉军维权等14处类型化调解中心,在矛盾多发易发领域设置了“隔离墙”,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密织网:基层调解无缝隙

  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调解网络,是高密法院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守卫和谐平安新凤城”所铺设的和谐网。该市以乡镇综治中心为依托,在每个乡镇设立1处纠纷化解服务站,每站点设立2至3名专职调解员,在城区24处社区和乡镇26处中心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在乡镇的大社区设巡回审理点,每一村居设立1名纠纷化解联络员,形成了“庭-站(室)-点-员”四级联动的纠纷化解模式,实现了“小纠纷不出社区,一般纠纷不出镇街,大纠纷不出县市”。

  谈起一年前的案子,这一调解网络的受益者刘某仍不住地点头称赞。

  刘某借给同村韩某6万元并约定了利息,借款到期后,多次催要未果,刘某找到镇上的纠纷化解服务站。调解员经过反复调解,在指出笔迹鉴定效力、可能承担的败诉风险以及对信用记录的影响后,韩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意分三次还清刘某欠款,并达成书面调解协议。

  后经刘某申请,高密法院对该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刘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搭链条:诉前辅导巧分流

  “以前漫长的诉讼等待过程让人头疼。起诉、送达、开庭、鉴定、判决、执行,这一系列法定程序走下来,耗时费力。现在就好多了,经过两次分流,大部分矛盾纠纷得以快速化解。”经常与法院打交道的某保险公司法务小王,提起高密法院的诉讼分流制度赞不绝口。

  该院诉调对接中心主任霍青介绍,为提高效率,一件案子进入法院,要经过两次分流。

  第一次是诉前辅导过滤。即对诉至法院的民商事纠纷,先由诉调对接中心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交由调解组织调解;已由调解组织调解终结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案件,及时转立案庭登记立案。

  第二次是诉讼繁简分流。立案庭登记立案后,当日转四个民事审判庭,小额速裁程序和简易程序案件交由四个民庭抽调的快审法官进入快速审理通道,快审法官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开庭判决,提高了工作效率。

  紧扣环:多元对接凝优势

  当地人有句话:“打官司,找老韩,不伤和气,快拿钱”。交通事故经交警队认定责任后,当事人总喜欢到设立在交警队的调解室,找老韩给他们“调一调”。

  老韩,是人民调解员韩寿坤。提起群众的信任,韩寿坤总是说:“交通事故纠纷轻则磕磕碰碰,重则流血致残、车毁人亡,一想到受害家庭的不幸,我就想努力做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使纠纷及早解决,让受害人及时得到经济赔偿。”

  自2012年开始,高密法院与市交警队、司法局等部门对道路交通纠纷进行集中处理、联调联动,建立了集“人民调解、交警调解、法院调解、委托鉴定、保险理赔”于一体的调处模式,调解不成的,当即审判,构建起“进同一个门,解决所有问题”的“一站式”服务格局,及时高效地化解了大量的交通事故纠纷。据了解,今年1至6月份,高密市发生交通事故4000余件,其中交警队处理3131件,人民调解169件,法院受理953件,事故处置周期缩短了20天。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缓解了案件大量涌入的压力,保障了立案登记制改革,优化了审判流程管理,也为下一步法官员额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高密法院副院长王益华感叹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一把“好钥匙”,能打开当事人的“心锁”。“让这把钥匙常锋、常利、常新,发挥最大的效力,是高密法院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做好的一件大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人民法院报》  8版  2015年7月20日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89号 电话:0536-8189013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