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典型案例

失信彩铃神助攻 拖沓“老赖”终还钱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2日

  7月13日,青州法院刚刚为第一批移动用户的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下午就有人打电话说要主动还钱,失信彩铃起效之快,就连执行法官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在执行法官的印象里,这个还钱就像“挤牙膏”的被执行人马某还是第一次这么爽快。

  同乡借钱

  谁料却有借无还

  事情还得从四年前说起。2014年10月11日,马某向朋友杨某借款8万元,借款合同约定:带息借款一个月,逾期加收利息,由妻子司某、亲戚季某为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当日,马某为杨某出具借据,杨某将钱款汇给马某。借款到期后,马某没有偿还本金,只是按约定支付利息到2015年2月,此后,杨某多次向马某催收,马某嘴上说还,却一直没有实际行动。口头支票开多了,杨某便不敢再相信他了。2016年10月,杨某将马某、司某、季某一并诉至法院。2016年11月,青州法院做出判决,判令马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杨某借款本金8万元及利息,并判令季某、司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判决生效后,马某三人一直以没钱为由赖账不还。

  2017年初,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查遍了三个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但余额累计起来还不到500元。后来,执行法官打探到马某在一个干个体户的亲戚张某那里开货车,便要求张某协助法院冻结马某的工资,结果马某得知后,不再去那儿干活了。看起来,马某是打算一赖到底了。

  能赖就赖

  还钱就像挤牙膏

  执行法官前后查询了其他两个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经了解得知,司某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营销,执行法官前往保险公司,要求保险公司协助冻结司某的工资,但司某的工资每月只有3000多元,单靠这项收入短期内无法还清借款;至于季某,则压根儿没有正式工作。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经验丰富的执行法官从判决书中敏锐地发现,马某所在的村庄是生姜种植区,或许马某家也是种姜户。2017年9月,在生姜收获前,执行法官来到马某家,果然马某家也种植生姜,而且他家的窖井里还有大约1.6万斤库存的生姜,执行法官立刻将这些老姜查封,并告知马某夫妇可以卖姜,但卖姜的钱要保留并交到法院。两人答应得很痛快,事后却都没有照做,直到被传唤到法院,才缴纳了5000元,司某还声称部分姜腐烂了,只卖了约1万元,其余的钱则拿去还债了。

  此后,执行法官一再催促马某履行偿还义务,马某均以没钱为由拖着不还,2017年底,法院对马某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马某这才又拿出6000元。今年初,在执行法官的一再催促教育下,马某于3月份出具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于五周内将其余欠款及利息还清。但保证书承诺的期限届满后,马某又开起了空头支票,杨某催一次,马某就还一点,就像挤牙膏一样。

  当日见效

  失信彩铃神助攻

  马某本以为可以一直这么赖下去了,但他的美梦最终还是破灭了。今年7月13日下午,马某发现他和妻子司某的手机铃声都被换成了失信彩铃,而且还不能自行修改。这下,马某着急了,他立刻给执行人员打电话,表示愿意偿还剩余欠款,希望能尽快把失信彩铃撤掉。

  原来,经过青州法院的积极协调,青州市移动公司于今年7月成为继青州联通公司后第二家为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的通讯公司。7月13日,第一批移动用户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彩铃正式开通,由于马某、司某夫妇恰好都是移动手机用户,便双双成了第一批“幸运儿”。

  失信彩铃的效果立竿见影。7月16日,申请执行人杨某来到法院,向执行法官称马某已经向他偿还了其余欠款及利息,并提交了书面证明材料。次日,马某夫妇的失信彩铃被撤掉。

  就这样,一起拖了四年的欠款案件在失信彩铃的“神助攻”下终于执结了。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89号 电话:0536-8189013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