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http://whhcqfy.sdcourt.gov.cn
威海日报、今日环翠:诉前调解为百性解忧(6月1日)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05日 | ||
在环翠区诉调对接中心,70岁的调解员徐承刚仍在忘我地工作着,他时不时地查阅典籍,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信息。作为环翠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重要的一环,他不敢有半丝松懈。在环翠区,像他这样兢兢业业为群众服务的调解员还有数百人…… 作为诉调对接的先行军,环翠区探索建立了三级诉调对接网络平台,即,在纵向建立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区级成立诉调对接中心,8个镇街分别成立诉调对接分中心,185个村居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构建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诉调对接网络。同时与法院庭前调解工作对接,形成了“纠纷诉前调解+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立案后委托调解”的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 多元解纷网络全覆盖 被一件案子缠身多年的市民王某之前一直苦恼不已,但最近,这件案子在人民调解员的帮助下终于圆满解决,现在王某逢人就夸调解员队伍好,为民解忧不怕烦。目前,在环翠区,多元解纷模式已小有名气,人们遇到糟心事,首先想到找人民调解员寻求帮助。 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是环翠区落实法治威海、法治环翠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近五年来,环翠法院收结案数量一直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收结案大户,并呈现案件基数大、办案压力大、办案难度大等特点。2012年至今,环翠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2478件,审执结39952件(编者注:含旧存,下同)。一线法官人均结案309件,案多人少矛盾较为突出,且刑事案件收案数连续多年呈稳定增长态势,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持续增长,涉外来人口案件数量常居高态,案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群体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发展调解力量是缓解诉讼压力的重要途径,多元解纷机制是整合调解力量发挥最优效果的平台。 环翠区积极构建调解组织网络,法院成立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院诉调对接工作决策、部署和督察。在此基础上,延伸对接触角,先后与区司法局、村居调委会、社区调委会以及镇街调委会等职能部门建立横向沟通互动,形成以区法院立案大厅的诉前调解室为中心,辐射城市社区、村居、镇街的三级诉调对接模式,真正实现辖区内调解组织的“大对接”和“全覆盖”。 在人员方面,环翠区法院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招录了4名为人公道正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作为诉前调解中心的专职调解员。村居调委会主任经村居党组织推荐、镇街司法所考察确认后,由区司法局统一聘用,主要负责辖区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城市社区调委会注重发挥网络协管员参与调解的作用,同时充分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制定律师值班表,律师调解员按期坐班,参与社区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各镇街调剂1至2名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司法所,成立镇街调委会,负责本辖区的调解工作。 司法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诉调对接机制,有效缓解了诉讼压力。在三级诉调对接网络的作用下,环翠区消化的纠纷数量约占同期受理民商事案件总数的30.1%,民商事收案总数同比下降了9.25%,增长率下降了50%,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支持和确认率均为100%,诉前调解成果显著,走在全市前列。 梯次构建调解员队伍 徐承刚从事调解工作已30余年,从威海市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任上退休后,闲不住的他专职做起了调解员。记者见到徐承刚时,他正在处理一起棘手的案件。据他分析,原告主体资格可能存在问题,在纠纷关系相对明确的情况下,他建议采用调解的方式达到多方共赢。为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徐承刚列出了调解图样,分析四方关系,捋清他们的关系脉络后,找出最优解决方案,将通过电话与当事人逐一沟通,或通过约谈的方式从中调解。 自去年3月成为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特邀调解员,一年多以来,徐承刚接了432个案子,成功调解237个,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缓解了审判压力。“调解工作非常繁杂,需要细理案情,以理服人,以诚待人,才能找准矛盾点、感化点、化解点、息诉点。要合理诉求尽力解决到位,思想情绪尽力疏导到位,过激行为尽力稳控到位。”谈起自己的调解经验,徐承刚颇有心得。 除了徐承刚等4名特邀调解员,环翠区还吸纳常驻调解人员,选派专业知识丰富、调解能力较强的法官常驻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中心日常的解纷工作。在调解资源储备上,环翠区还利用辖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选任440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调解能力较强的网格员为调解员,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及执行、送达协助工作,并整合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擅做调解工作的调解人力资源,组成兼职调解员队伍。 “案多人少、司法资源有限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情况。利用现有的司法资源主攻一些新型的复杂案件,对于提高法院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环翠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说,法官年均结案300起左右,而多元调解模式运行一年的时间,处理的纠纷数量相当于4个法官一年的工作量,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对于环翠区法院案件审判工作的提质增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诉前调解解百姓烦忧 对每一起案件,调解员都要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判断,兼顾各方利益,做出各方都能够接受的调解方案,争取让大家都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避免上访、上诉等情况的发生。 环翠区司法局原副局长、第二公证处原处长丛永胜退休后也加入了调解员的大军。他先后在法院、交警五大队等单位从事调解工作,在交通类案件方面的经验尤为丰富。 据丛永胜回忆,2016年6月,他接手过这样一起案件。因车祸盖某将王某撞至伤残,王某及家人要求盖某赔偿36万元,盖某只打算赔偿24万元,遂王某及家人严重不满。丛永胜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求证,确定盖某赔偿合理后,准备对两人进行调解。起初王某非常固执,不愿相信丛永胜,尽管如此他仍耐心予以开导,多次和王某沟通谈话,渐渐地,王某了解了情况,接受调解,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王某在问题解决后感叹:“多亏有咱人民调解员从中协调,不然诉讼起来,很难在短时间内有结果,也会耗费大量精力财力,他们的细心耐心和独特的调解方式值得称赞。” “立案判决后,有时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在诉讼辅导室,当事人了解到环翠区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后,多数会选择这一无偿、便捷、高效的纠纷化解方式。”丛永胜说。 此外,环翠区还对已经调解的矛盾纠纷,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回访,听取意见,督查、督导落实调解结果,并做好回访记录,防止矛盾纠纷的反弹。对于已经确定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在调解结束后,相关行业部门会将有关材料装订归档,形成一案一卷,便于实现精细化管理。 “诉调对接机制的运行,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缩短了纠纷化解周期,实现了无偿便捷高效解纷和纠纷的多元综合防治。”环翠区诉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中心,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争取变成‘最后一道防线’,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纪念路东首 电话:0631-5232541 邮编:2642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