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 http://whwdfy.sdcourt.gov.cn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2年以来,在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的领导、监督、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法院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恪守“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宗旨,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改革创新,提升质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抓好执法办案,充分发挥职能
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涉诉矛盾化解难度加大的新形势,区法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高效办案。共受理各类案件36821件,结案34957件。
(一)加强刑事审判,打击犯罪保平安。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共结案2066件,判处罪犯2453人。其中,审结故意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480件508人;审结盗窃、抢夺、诈骗等侵财犯罪400件506人;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道路安全犯罪872件885人;审结食药安全、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57件65人;审结涉毒品犯罪50件57人;审结“法轮功”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5件7人;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64件72人。同时,审结刑事附带民事案件1260件,规劝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6200多万元,调解率达98.6%。
(二)加强民事审判,注重调解促和谐。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共结案14336件,调撤率达70%。其中,审结离婚、赡抚养、遗产继承等家事类案件5727件,着力维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倡导、培育和维护公序良俗;审结交通事故、人身伤害、医疗损害等侵权案件3994件,保障了群众的人身财产权益;审结劳动争议、拖欠劳动报酬等案件1219件,妥善化解了宏达机械设备厂32名职工劳动争议等多起职工群体访案件;审结建设工程、商品房买卖等房地产案件870件,妥善解决了龙都丽景、御林华府等业主群体维权案,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加强商事审判,倡树诚信促发展。坚持制裁违约,规范经济秩序,共结案8880件。其中,审结买卖、租赁、承揽、保险等传统合同案件2399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审结民间借贷纠纷3501件,依法保护合法借贷,同时引导各类主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审结金融借款纠纷1658件,保障了金融信贷安全。针对金融借款纠纷不断增加的趋势,及时与金融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向区金融办提出司法建议,建议银行规范格式合同,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加强行政审判,规范引领促法治。坚持权益保障与监督支持并重,结案398件。其中,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124件;撤销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判令履行法定职责的19件;经协调促使原告自动撤诉的218件,撤诉率达到54%。审查和移交执行行政非诉案件145件,保障了行政决定有效执行。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审结涉政府信息公开、因非访受到治安行政处罚等新类型案件34件。与行政机关保持良好沟通,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实,解决了“告官不见官”问题,强化了依法行政意识。
(五)加强执行工作,穷尽措施保权益。建立执行团队,配强人员,配齐装备。强化执行保障,采取诉前和诉讼财产保全措施2800多件。实行网络财产查控,查询被执行人帐户11.75万个,查封存款1910万元。加大失信惩戒,将1149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最高法院失信“黑名单库”,并定期在本地媒体以及乡镇社区公开曝光,促使103名失信人自动履行。开展反规避执行、百日执行会战等专项活动,壮大执行声威。共执结各类案件9277件,执行标的额3.3亿元。
二、强化保障服务,护航区域发展
出台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的实施意见,提高服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服务中心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坚持快立快审快执与积极参与协调工作同步推进。协助党委政府妥善解决了南海医药园、荣乌高速等重点工程项目中出现的纠纷。及时审理了南海管委诉永裕轮胎投资违约案,保障了土地再利用。审理了27件高岛盐场参池征收案,促使200多个承租人参照判例返还参池,规划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审理了泉都碧玉、百汇城等商品房买卖纠纷,妥善化解了一批群体访案件,维护了房地产市场稳定。
(二)服务企业发展。开展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活动,开通绿色通道,为31个重点企业和84个重点项目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奔赴武汉、福州等地,为天润曲轴、宏安集团等公司保全财产3000多万元,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理终结了医药公司、成门电子等24家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妥善审理好金宝乳业、恒盛化肥等企业破产清算案、文海置业破产重整案,让有发展潜力的困难企业获得重生,使那些产能过剩、落后淘汰的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重新配置市场资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加大惠民力度。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为62名困难申请执行人、刑事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98.8万元。为42名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51万元,让那些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投入150余万元扎实做好包村联户和为民办实事工作,选派12名干部到镇村挂职,全院干警与困难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出台《发挥职能为村级两委换届选举提供法律保障的实施意见》,保障村级换届选举依法有序进行。出台《关于参与镇村集中议事促进农村依法管理的实施意见》,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以案释法、跟踪指导等方式,促进农村两委干部依法治村。组织法官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32场次,与媒体合作,开辟专栏,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少年审判工作,采取“圆桌审判”、心理矫治、法官寄语、判后回访等措施,把多主体、多部门社会联动贯穿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审判和判后帮教的全过程,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5件65人,帮助14人重返学校或就业。少审工作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三、坚持改革创新,规范权力运行
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上级法院要求,依法有序落实司法改革措施,以改革增活力、提效率、促公正。
(一)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变审查立案为登记立案,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规范立案行为,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和材料补正一次性全面告知制度,避免当事人往返奔波。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耐心释明法律,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实现立案登记改革平稳过渡。同时,加大虚假诉讼防范力度,依法查处15人,罚款23.8万元,并及时向社会曝光,维护了正常的诉讼秩序。
(二)落实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贯彻最高法院《量刑规范化指导意见》,确保宽严相济,罚当其罪,93人被判处五年以上刑罚,震慑了犯罪;736人被判处非监禁刑,全部纳入社区矫正,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和监督制约,严格落实程序公正要求,恪守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确保裁判结果经得起检验。五年来依法宣告1案1人无罪,建议检察院撤回起诉16件19人,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监督案件4次。
(三)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大力推行院庭长办案,院庭长带头承办重大敏感、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1260件。积极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工作要求,确定副庭长以上独任法官或合议庭独立签发法律文书。出台《大要案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放权不放任。探索建立由法官、书记员固定组合的审判团队,更好地释放潜力、形成合力。去年有14名法官结案超200件,最高结案达352件。
(四)落实法官员额制改革。按照控制领导干部入额比例、保证员额法官配置在审判一线的原则,认真做好组织报名、资格审查、人选推荐等工作,确保遴选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民主测评、业绩评价和全省统一考试,共向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上报53名备选法官。按照首批法官员额控制在中央政法编制总额35%以内的比例,遴选出44名首批员额法官已予公示,为实现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四、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司法效能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法院基层基础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法院工作现代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投资1200多万新建3600平方米的审判楼,内设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网络查控中心、远程视频接访中心;新建与三级法院联网、具备同步录音录像和网上直播功能的高清科技法庭16个;投资150万元为五处基层法庭改建10个高清科技法庭,使法院各项工作更加公开、透明、高效。
(二)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导诉、立案、收费、申请执行、案件查询、信访接待等窗口,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向来院咨询、立案的当事人充分释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惠民性,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诉前调解解决纷争;抽调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审前调解团队,加强立案关口的分流调解,案件调撤率达79%。在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纠纷,调解不成的当即立案进行审理,近30%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经人民调解予以化解。
(三)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推行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通过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实现网上办案系统与公开平台的有效对接,可实时向当事人和社会大众公开案件进程和工作动态。2014年以来共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生效文书14487份,上网率达到95%;2015年8月以来受理的案件当事人可凭立案密码和有效证件网上查询案件流程信息,实现审判流程公开透明;2016年初实现执行案件在四级法院统一系统中运行,做到了全程留痕、全程公开、全程监控。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审判、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部案件所有流程节点全覆盖,法官通过系统平台或手机APP即可完成所有转办移交工作,做到全流程网上无纸化办公。大力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全院26个高清科技法庭,全面实现庭审笔录、录音录像同步存储,既规范了庭审行为,又方便当事人监督、查阅。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最高法院法官通过该系统对信访人进行询问、答复,提高了化访质效,降低了进京信访数量。
五、坚持从严治警,打造过硬队伍
按照“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各项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干警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增强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六难三案”专项整治、执法办案竞赛等活动,促使干警把主题教育激发出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做好执法办案工作的强劲动力,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司法能力建设。安排干警参加上级法院培训195人次,邀请专家法官来院授课14次,组织院内集体培训20次,提高了法官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投资60万元,建设多功能图书室,购置业务工具书,让干警学有场所、学有工具,营造浓厚的学习调研氛围。激励干警参加学术调研,积极撰写论文120篇,有34篇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司法作风建设年”、“庸懒散”专项治理、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执行款物大检查等活动,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及差旅费管理等制度,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建立党建廉政文化展室、组织观看警示教材、开展“廉洁司法大家谈”等方式,教育引导干警明廉、悟廉、尚廉。坚持审务督查常态化,定期与其他法院联合开展交叉督查,加强风险防控和检查监督。
(四)强化外部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先后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人民陪审员、少年审判、行政审判工作情况,严格按照审议意见加以改进。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依法对15起案件进行再审,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设立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全面落实陪审员“倍增”计划,全院80名陪审员参审率达到94%,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区法院各项工作实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先后有13个集体、1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少年审判庭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一等功,于涛法官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并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一等功。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领导、监督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法院,向关心、理解、支持法院工作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司法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增强;二是执法办案工作质效有待提升,“执行难”问题亟待解决;三是法官员额制改革后“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四是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信息化建设及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等等。对此,我们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区法院将深刻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责任使命,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一是强化司法服务。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判和司法应对,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案件,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强化执法办案。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高审判质效。加快执行规范化、信息化、联动化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三是持续推进改革。全面做好法官入额后的配套改革和管理考核工作,加快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重大改革任务。积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在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纠纷多发领域逐步构建起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是强化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努力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大基层建设投入,强化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提高执法质效。
五是强化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司法能力建设、司法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区法院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研究室 史丽丽)
版权所有: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路甲1号 电话0631-8451367 邮编:2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