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丨以文化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31日 | ||
放眼威海大地,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正如汩汩清泉浸润人心,如浩浩东风催人奋进—— 一次次深入浅出、打动人心的理论宣讲,诠释着千里海疆为国而生、卫国而名、强国而盛的爱国情怀; 一篇篇沾泥带露、情真意切的精彩报道,展现着这座城市人民幸福生活、发展日新月异的美好瞬间; 一点点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人性美好,点亮了文明威海充满温情、向上向善的“道德星空”; 一场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铺就了人民群众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努力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奏响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高擎思想之旗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使命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扬思想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学习形式创新、主题鲜明。今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在全省率先组织全市范围的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通过领导干部讲学、同题联学、调研助学、旁听促学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构建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学习实践体系,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创造性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截至目前,已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9次,带动县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00余次。 理论阐释文以载道、成果丰硕。一年来,我市启动第2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建设社科师资库,评选确定重点社科课题64项。发挥威海日报、电视台等理论阵地作用,开设“理论与实践”“理响威海”等重大主题专版专栏,推出理论阐释文章40余篇,获评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2个、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2名。 理论宣讲探骊得珠、广泛深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市级党员领导同志带头学习宣讲,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带头宣讲,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成员来威作专题宣讲报告,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精心做好宣讲安排,深入各地各单位开展宣讲,把中央决策部署讲深讲透。分领域分层次广泛讲,制定宣讲工作方案,召开宣讲动员会进行安排和部署,广泛组织发动各区市、开发区和机关工委、教育工委、工业工委、国资委等部门单位,分地域、分领域、分系统推动全市迅速兴起宣讲热潮。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今年,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成基层理论宣讲专家库,打造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讲团为引领、各大特色宣讲团协同发力的“1+7+N”宣讲矩阵,探索推出“校地联合”“阵地结合”“基地整合”等理论宣讲新模式,努力让理论宣讲工作“走心”“带感”“有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汇聚磅礴力量。 党的创新理论在学习宣传、理论研究热潮中愈发响亮,全市上下燃起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昂扬斗志。“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后,我们对‘创新是第一动力’有了更深刻理解,并指引我们深耕创新研发一线,让更多‘威海造’闪耀世界舞台。”荣成市莫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信庆表示。 统筹融合推进持续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前不久,以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作为开篇,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成员为南开大学的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是我市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走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从设卫屯兵,到甲午海战,再到天福山起义的燎原星火,威海见证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积淀下极其丰富又深具特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为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情、强国志,我市依托以设卫戍边为基点的保家卫国史,以甲午海战为基点的屈辱抗争史,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基点的梦想求索史,以改革开放为基点的发展图强史,以新时代新伟业为基点的强国奋进史,围绕“警钟长鸣、发愤图强”主题,精心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串联起全市138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全面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结合展示带建设,我们组织制作了‘威海市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导览图’‘威海红色基因图谱’, 通过‘一图一谱’清晰展示全市教育资源分布、类型、规模情况,为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指南。”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初,我市统筹全市宣讲资源力量,遴选近百名具有丰富基层宣讲经验的宣讲员,组建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精心编排12组宣讲作品,采取“故事化宣讲”“情景剧式宣讲”等形式,并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市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开展全国、全省巡回宣讲活动,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层次维度。 目前,宣讲团已先后走进济南、青岛、天津、哈尔滨等7座城市,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中医药大学等12所高校的师生开展巡回宣讲。同时,还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座谈会与会领导嘉宾、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中组部专题培训班学员、省委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党务干部培训班学员、沂蒙干部学院主体班次学员等开展汇报宣讲,引发热烈反响。 按照覆盖全民、分类推进的思路,我市还逐步搭建起分级分类“精准式”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人们能随时随处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 面向党员干部,我市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列入党校课程,每逢“七一”“八一”等时间节点策划举办大型纪念活动; 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校本、进头脑“四进”活动,常态抓好思政课教学、主题班会、经典阅读展演等主题教育活动; 面向工青妇等系统,广泛开展“强国有我·争做时代工匠”“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巾帼不让须眉”等“强国有我”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届次化举办“5·23”歌咏会、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活动,全年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3200多场次。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昆嵛》正式播出,为宣传推介昆嵛山、塑造文化地标增添精彩厚重的一笔;本土导演井建民执导的远洋渔业题材纪录电影《大洋追鱼记》,荣获最佳纪录片金厥叶奖;赵今麦、张凌赫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樱桃琥珀》来威拍摄;爆火综艺《嗨放派》《快乐向前冲》等在威海录制;首次承办全国书博会分会场活动,全国500多家知名出版社参展,展览展销11万余种精品书籍,策划开展文化活动20多项,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频频“出圈”的威海文化,实力源自何处? ——源自众多央媒的关注“推流”:央视《焦点访谈》连续三次关注威海,并首次以单条近15分钟时长刊发《微改造 让城市更精致》稿件,专题报道威海城市更新和精致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光明日报》刊发《落笔山水间 城市焕新颜》整版报道,推介威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领先成果;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上级媒体记者50多人来威采访,推出中、英、法、日、韩等多语种稿件。 ——源自市级媒体“握指成拳”的宣介:今年以来,“大抓经济·企业行”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深入报道龙头企业发展的“威海样本”,“畅拍冬日威海”短视频话题挑战赛全网播放量突破18亿次……一个个有力事实、一篇篇翔实报道,生动展现着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华章。 ——更源自幸福成色十足的高品质文化供给:最近,上了小半年“群星大讲堂”秋季艺术培训书法课程的市民孙倩倩,忙着准备“结业作品”。作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群众艺术修养的载体之一,我市已连续多年组织开展“群星大讲堂”艺术培训活动,零门槛为市民提供免费艺术培训机会,受益市民近百万人次。 “今年,根据群众多维需求,秋季艺术培训增设至77门课程,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招收2223人免费参与学习。”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包括秋季艺术培训在内,我市已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2万余场,推出群众性小剧小戏87部。同时开展“黄河大集”四季活动,设立“黄河大集”43处,举办活动380余场次,人流量达百余万人次。 围绕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项目支撑,融合数字应用,聚力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12月28日上午,距离“网红”景点布鲁威斯号仅800米的酷客数字体验空间内好不热闹,游客们头戴高科技设备,沉浸在《走进梵高》《亲密海洋》的虚拟世界中,感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这里不再只是拍照打卡的单一景点。 与时俱进,花样频出。我市不断用“新”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巩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影响力。 今年,我市共打造25个示范产业园区,建成歌尔创客(威海)XR数字体验空间和布鲁威斯酷客数字体验空间,推动上下游文化企业集群化发展。实施“4+16”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储备推进60项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27.2亿元,27个项目纳入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栖霞街获评国家级文旅奖项龙雀奖、山东省特色商业街区。此外,我市荣登2024年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榜首、2024年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5名。 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我市将站在更高位“起跳”,聚力深化文旅产业发展,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文旅领域十大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持续提升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 注重成风化俗以文明新风汇聚向上向善力量跳入冰湖救起落水老人的“90后”女辅警张鑫圆,坚守海岛57年不收一分诊疗费的村医孙德连,践诺24载甘做岛上“掌灯人”的孙涛……漫步于市区大街小巷,道德模范感人事迹与怡人风光相映成景,“学道德、讲道德、促文明”蔚然成风。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扎实推进新时代美德威海建设,深入实施文明市民培育工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育向上向善道德风尚,努力将威海打造成崇德向善“精神高地”。 为持续加大“威海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力度,我市积极组织召开“善行义举 身边榜样”座谈会,开展系列榜样选树活动,打造起好人工作室、好人广场105处,榜样会客厅113处、道德榜样宣讲队16支,推荐2人入选“中国好人”,1家单位获批“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更加饱满充盈。 瞄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部署要求,我市将“种德养心”工作落到全龄,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调研,建立起85项全环境立德树人重点任务清单,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近千余场,推动全环境一体化育人机制持续健全。 今年七夕,在环翠区天和美术馆,一场由9对新人共同参加的中式集体婚礼,在我市年轻人中掀起了一场“婚事新办”的热潮。“穿上中式礼服,与其他新人们一起见证神圣时刻,仪式感瞬间满格。我们的婚礼也要这么办!”即将于明年初结婚的张婕表示。 婚事新办、移风易俗是我市倡树文明新风、展现社会文明风貌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行动,打造“文明礼堂”等阵地38处,举办集体婚礼、集体海葬等活动60余场,发放“美德积分贷”超7亿元。 不仅如此,我市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建设34条文明实践展示带,实施重点项目232个,开展各类活动3万多场,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我们将持续开展‘千里山海 文明威海’文明行为培育十大行动,完善美德威海和信用威海推进体系,健全文明创建运行机制和模式,切实推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外化于行、蔚然成风。”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线故事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远远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可眼中却满含着泪水。我不懂,一个人怎么能又哭又笑呢?”“孩子,我们要回家了!如今,就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效劳,爸爸高兴呀。”…… 11月5日,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走进南开大学。宣讲团成员王瑾、鞠静登台,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讲述郭永怀的人生轨迹及其与女儿郭芹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饰演郭永怀女儿郭芹的王瑾身着素衣,眼神饱含深情,陪伴在“父亲”身旁。“此刻”,她正踏上那条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归国路。 作为宣讲员,王瑾曾无数次以细腻真挚的宣讲,带领观众走进“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那波澜壮阔的一生。而这一次,她不仅是郭永怀事迹的讲述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通过父女间的书信与回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郭永怀。 68年前,郭永怀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憧憬,携妻带女踏上归途。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的打造,为讲述郭永怀的故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为让郭永怀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宣讲团决定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切入,挖掘郭永怀与郭芹父女间那些隐藏在伟大背后的温情与牺牲。 为此,王瑾和宣讲团成员们大胆创新,采用第一人称对话的形式,将郭永怀与郭芹之间温馨而略带苦涩的书信往来,转化为舞台上生动感人的场景。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多年积累的大量珍贵史料,如郭永怀与家人的往来信件、照片等,为创作团队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创新的表达形式,对表演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贴近角色,鞠静以表演者的视角重新研究郭永怀的生平,在历史资料中汲取灵感,在排练中精心雕琢每一句台词,深入体会郭永怀的心路历程,力求在细节上与原型高度契合,使角色栩栩如生、贴近历史。 在创作过程中,团队选取了郭芹5岁、9岁、17岁三个关键时间节点,串联起郭永怀回国、参与核弹研制以及郭芹呼伦贝尔插队、郭永怀牺牲等重要事件。主创团队还巧妙设计了这样一幕: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发射。舞台上,郭芹与郭永怀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我们将这一幕作为郭芹理解郭永怀以命报国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郭芹逐渐懂得并理解了郭永怀曾说过的‘有了强大的国,才有安稳的家’。”王瑾说。 通过父女间的对话,郭永怀的形象被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出来,这也是宣讲团创新节目的初衷。“多想亲口告诉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随着王瑾深情的话语落下,整个剧目缓缓落幕。 |
||
|
||
【关闭】 | ||
版权所有:威海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408号 电话:0631-5224286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