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强基释能 实干行稳致远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13日 | ||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高新区法院深刻领会变革之要义,把握变革之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四大变革”大讨论,推动全体干警转理念、提作风、强措施,打牢工作的思想基础、作风基础和机制基础,扩大实干效能。 以“关键少数”思维的变革带动“绝大多数”行为的革新 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作为“关键少数”,先学深研一步才能更好指导全体干警革新求变、变之有效。高新区法院组织召开分党组(扩大)会议学习研讨《“四大变革”实施意见》。分党组书记、院长范世晓说表示:“‘四大变革’是中院党组审时度势,科学制定的2024年新思路。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解放思想、解决关键问题,转变理念做法,促进工作更好提质增效”。会上,就变什么、如何变,今年工作怎么干,开展深入讨论,统一了共识、形成了方案。 “深思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全院开展大学习、大思考、大讨论 各部门深入研讨,话变革促实干
分党组(扩大)会后,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全面实施变革之法,迅速组织全院干警学习讨论,开展教育引导。立案庭在讨论中提到:办案模式的变革,重中之重是速裁,两个速裁团队不要等、不要靠,现在开始,与诉前调解做好衔接配合,能速裁的案件坚决速裁,全年速裁占比要达到60%以上。综合审判庭在讨论中提到:“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是职责所在,同时也要变革思维,充分考虑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主动延伸职能,更好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执行局在讨论中提到:2024年的执行工作,要继续紧盯执行完毕率和到位率等重要指标,在思路上、举措上锐意变革,以指标的提升推动群众胜诉权益加快兑现。行政后勤部门也围绕如何变革保障工作,为一线办案工作添砖加瓦。 同时,高新区法院还组织全体干警对照“变革”要求,查摆问题、制定目标和变革措施。为了加快变革,启动雏鹰计划,对9名干警开展结对帮扶,掀起变革提升的浓烈氛围。 定了就干、马上就干 上级和党组有了部署,全院有了共识,工作就有了底气。2月21日,李春旭速裁团队火速开庭办结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周期仅3天,解决了当事人的燃眉之急。2月22日早上6点,快执干警在接到一案件执行线索后,立即集合、冒雪出发,成功将部分标的执行到位,并督促被执行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马潇枭审判团队转变理念,提高案件调解重视程度,在最近审理的一起继承纠纷案件中,双方关系已经恶化到“冰点”,马潇枭从亲情调解为切入点,分别向原、被告双方明法理、讲道义、述亲情,合理分配遗产,最终,双方决定各退一步,破裂的亲情得以成功挽回。变革的精神和动力取得初步成效。 分党组书记、院长 范世晓 高新区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 范世晓
“四大变革”站位高、立意深,对解决“人”和“机制”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实现现代化具有精准的指导性和有力的操作性。 2024年,高新区法院将以革新求变、争创一流的精神,真抓实干,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举变革之精神,提振队伍精气神。强化示范引领,院庭长带头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加密日常培训,提高干警政治业务、群众工作和信息化运用等水平。完善制度建设,推动“靠人管理”向“制度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二是举变革之动力,提高审执工作执行力。突出快的办案模式,思想再解放、再开拓,进一步加大调解、速裁、快执力度,将快的突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对适合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要达到100%。要加强精细化审判管理,强化节点督促、科学调度,以推动指标的提高促进群众获得感的提升。三是举变革之站位,推动服务保障全方位。革新理念,落实“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是法院工作大局”、“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等要求,全面提升司法职能实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徐芳东 分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徐芳东开庭审理案件
中院党组研究部署“四大变革”,审时度势、意义深远,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调,势必推动全市法院工作不断提档升级。下一步,我将以变革为方,推动分管领域工作持续突破提升。一是树立品牌意识。执行局要创树“执网直前”品牌,广泛联合街道村镇等力量,形成联动执行“网”,凝聚执行合力。突出对5万元以下标的额案件的执行,确保全年执行完毕率达到38%以上,执行到位率达到达到45%以上。政治部创树“法智先锋”党建品牌,高标准抓好党建工作,实现带队伍促审判目标。研究室创树“‘炬’力研宣”品牌,做好调研宣传工作,增强法院“软实力”。二是努力争创一流。铲除平推平庸、随波逐流的消极心态,加大典型培树,激发干警发挥主观能动性,执行局、政治部和研究室的工作,要敢于在全市、全省的“坐标系”中审视定位,推动工作创一流、走在前。三是扛牢“一岗双责”。深刻认识“老好人就是大坏人”的思想,坚持抓早抓小、抓常抓严,经常与干警谈心谈话,及时咬耳扯袖,力求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确保队伍风清气正、公正廉洁。 立案庭庭长 于成乐 通过大讨论,我对“四大变革”的部署要求、任务目标和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新的一年,将进一步开拓思想,重点在诉源治理工作上革新求变、狠下功夫,持续拓展“握手烟和+平和高新”诉源治理品牌效能。一是立足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矛调中心两个平台,把“调”再向前延伸,其中每名驻院调解员要调解成功案件达到150件以上。二是巩固深化与住建、知识产权领域部门联动成果,力争全年调解案件较去年增加50%以上。三是进一步扩大“朋友圈”,以“行业调解+法官指导”的模式对接公安、劳动仲裁等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联动解纷机制实质化运行,凝聚多部门、多行业、多渠道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相互协作的强大合力,力求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达到35%以上。 综合审判庭马潇枭审判团队 马潇枭精审团队
一年多的精审工作实践,办理了很多案件,在这过程中收获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一些困扰,特别是案结事未了的情况,这就要求要提高审判质量,做好群众工作。“四大变革”给了很多启示,要做到案结事了首先要自觉践行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时时处处懂得换位思考,时常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诉求,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向他们释法说理,把服判息诉的工作做到极致,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下步,我们将在更多思维理念、方式方法上变革升级,努力办理好每一起案件。 立案庭法官助理姜晶 立案庭法官助理姜晶
通过院里组织的大讨论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中“四大变革”的精神内涵,下一步我将把学习体会切实转化为工作动力。作为速裁审判团队的一名法官助理,通常接触的都是标的小、案情简单的案件,虽然这些案件看似小,但同样关系重大。我将革新理念,坚持民生无小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带着责任办案,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感受,提升案件办理的精度、速度、温度,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