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简报

高新区法院建立健全执行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29日

2016—2018年,全国法院按照周强院长“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要求,强化政治担当,加强执行力度,打赢了“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还存在着被执行人拒绝履行、执行财产难找、被执行人难寻等问题,胜诉权益不能及时兑现,极大损害降低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高新区法院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执行攻坚成果,持续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新成效。2020年1—7月,高新区法院新收执行案件387件,结案304件,执结率76.5%,位列全市法院第三位,终本合格率100%,执行到位标的额4048万,首执案件执行完毕率49.5%,位列全市法院第一位,平均结案用时54.28天,位列全市法院第二位,各项指标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法院前列。

一、模式再造,执行工作集约化开展。

一是成立专门执行局。改变过去谁审理谁负责、工作分散的工作机制,通过助理选法官、法官选助理的方式,组建了由一个员额法官和5名助理的执行局,建立执行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全院执行工作,将各审判团队的执行案件统一集中到执行局处理,综合部门保障配合,协同推进执行工作。

二是实行分段执行模式。案件没有固定承办人,执行员按照流程设计各管一段,对每一流程的完成时间进行严格限制,破解了以往执行案件由一人负责到底的弊端,让每一执行干警在负责的流程中不能懈怠、不敢懈怠。案件随着流程走,上一流程时限一到即行流转至下一执行干警,进入下一流程,上一流程疏漏和对个别案件执行措施的选择会在下一流程中进行堵塞和修补,让选择执行丧失可能。

三是实行“五个一律”强制措施。“五个一律”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失信名单、一律进行财产查控、一律拘留、一律罚款、涉嫌拒执罪的一律移送。所有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首先在指挥中心实行流程作业,纳信、查控、拘留、罚款、拒执移送分别在对应窗口依次完成,其中纳信在执行立案后3日内完成,财产查控、执行拘留分别在20日内完成,罚款追缴在10日内完成,拒执移送在7日内完成。“五个一律”以采取为原则,不采取为例外,凡不采取强制措施的,要经院长审批,减少权力运行弹性。

二、凝聚力量,执行难点联动性治理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中网络信息对接工作。当前,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管理、保险、市场监管、通信、银行、税务、民政、公安等部门与人民法院网络信息对接工作不畅、协助不力。坚持在工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动执行工作部门协助联动机制化,推进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管理、保险、市场监管、通信、银行、税务、民政、公安等部门与法院网络信息对接与信息共享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车辆、股权、土地、房产、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证券、保险、公积金等主要财产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不断扩大网络查控范围,强化冻结、扣划功能,推动实现网络查控系统对各类财产的全覆盖、无遗漏。

二是健全与完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正确工委管委的领导支持,把切实解决执行难纳入到全区指标体系,加强执行工作综治考核。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推动联合惩戒单位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各类惩戒措施嵌入到各部门的管理、审批、工作系统,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监督、自动惩戒。在职能范围内,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在从事特定行业生产经营、争资立项、获取政府支持、取得准入资格、授予荣誉、授信、准许特殊市场交易等方面实施限制,使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三是加强公检法对打击拒执犯罪亟待加强衔接力度。加强与检察院、公安机关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打击拒执犯罪常态化,统一打击拒执犯罪的立案标准、证据标准和程序标准,确保形成合力,凸显打击效果。对涉嫌拒执犯罪而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检察机关决定不予起诉的案件,引导申请执行人依法提起自诉。

三、加大力度,执行案件高效化执结。

一是强化执行措施。严格落实《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充分运用网络、微博等媒体予以曝光。保持对抗拒执行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落实好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对“老赖”采取司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对于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被执行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二是更新执行理念。对部分被执行人恶意躲避执行、人难找、门难进的案件,执行局干警定期利用工作日早晨及周末休息日等办案黄金时间到当事人家中集中进行执行,通过集中执行与日常重点执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执行效率。对生活困难、确实没有执行能力、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积极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工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执行效率,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运用人本原理,坚持激励原则,制定以人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流程管控的作用发挥,而且注重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执行要素和案件难易程度,对案件设置不同的权重分值。并将考核结果与政治待遇挂钩、物质奖励挂钩、荣誉奖励、培训学习、上下班考勤、保障供给挂钩,充分调动执行干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发执行局的内发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