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法院2023年工作总结 暨2024年工作打算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15日 | ||
2023年,在新区工委和上级法院的坚强领导下,烟台开发区法院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突破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狠抓队伍能力作风、狠抓业务提质增效、狠抓优化服务营商,全力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助力。 一、2023工作情况 一是聚焦从严治党,狠抓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落实“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理念,出台《关于加强党建与审判执行深度融合的意见》,全力打造“党徽映法徽”+“诉事速办”“最多访一次”“阳光执行”党建品牌矩阵,强化队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行动,持续开展“服务企业专员”“员额法官联系企业”“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切实引导干警改作风、树形象。深入打造以“廉守正义”为主题的廉政建设品牌,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监督检查,严防严惩违法违纪和司法腐败问题,确保底线工作不出问题。 二是坚持质效并重,狠抓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强化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举措,综合运用节点用时管控、案件期限预警等机制,把好“审限变更关”。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作用,推动类案同判,落实案件评查和审委会专题研究,全力提升案件质量。全年收案10319件,同比增长41.09%;结案7799件,增长20.91%;人均结案311.96件,增长25.74%;平均结案时间39.66天,较去年减少21.52天。信访工作方面,共发生进京访登记案件5起7人次,已化解3起4人次、赴省访登记14起19人次,已化解7起8人次,纳入“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攻坚专项行动”案件65件,化解65件,纳入主题教育信访突出问题攻坚行动案件5件,已全部化解,纳入全区积案攻坚行动案件10件,化解6件。 三是注重延伸职能,全力打造法治营商环境。围绕营商环境责任指标,由班子成员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每月对照落后和波动指标展开调度。扎实开展“司法助企·护航发展”活动,制定《深入开展“助企暖企”工程12条意见》,全力打造开发区法院“法护航、益企行”司法助企品牌。推动联系联络工作常态化,班子成员先后走访联络万华化学、正海集团、荣昌生物、泰和新材、张裕葡萄酒、上汽通用等企业13人次,归类汇总意见建议和企业需求困难17条,均向相关企业答复并保持后续沟通。 四是打造亮点品牌,全力落实诉源治理要求。依托市法院“握手烟和+”,全力打造“和通业达”诉源治理品牌。院内层面,引入人民调解化解常见简单纠纷,引入蓝海公证处、市律师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等行业调解组织对口化解类型纠纷,引入妇联等行政调解力量化解类型化和集团类纠纷,实行“调解+司法确认”“调解+速裁”运行模式,共诉前化解纠纷1900件,出具司法文书878件。院外层面,与工委政法委、各部门和镇街形成三项联动机制,即“一事一汇报”机制、“圆桌联席沟通”机制、“人员定向培训”机制,持续扩大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的联动面和覆盖面。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是固本强基,持续推进队伍战斗力升优建设。统筹“突破提升年”和“四项创建”活动,用好从严治党利器,从严整肃纪律;用好作风建设重器,深挖深改案件背后作风问题;用好调查研究法宝,通过高质量调研解决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争取工委支持招录聘任制法官助理、执行员,补齐人员不足短板;推动设置机关党委,优化党建工作架构体系。把青年法官协会作为新载体,启动新青年创新攀登计划,以点带面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二是重点突破,推动涉诉信访“减存控增防变”。围绕控增、减存、防变三个重点,着力破解赴省进京访案件数量多、涉诉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率低问题,推动“访案比”核心指标明显下降。实行案件“全要素+滚动式”相结合排查方式,做实排查稳控对重点人员落实“专班+网格+技防”制度,确保“吸附稳控在当地”底线目标。强化12368热线“一揽子”办事功能,抓实院庭长日常值班接访,推动初信初访问题“消于萌芽”。坚持刚柔相济策略,推行“一案一策、一人一法”工作法,灵活运用司法救济、非访打击、依法终结等举措,推动案件实质性化解。 三是联动聚力,提升诉源治理解纷效能。联动解纷再深化,增设一个速裁团队常驻区“一站式”矛调中心,进一步充实解纷力量;启动建设法网工程,搭建“法院+网格应用”工作机制;建立法官与各行业调解组织一对一匹配、一对一指导调解模式,推动行业调解组织实质性运行;成立“法官讲法室”进一步推动司法力量下沉,助力“无讼”村居(社区)建设;建立健全“万人成讼率”及类型化纠纷通报机制和重大矛盾纠纷预警双向通报机制,真正发挥多元解纷合力作用。诉调对接再深化,制定《法院诉前调解要素指引和衔接工作规范》,以司法确认为切入点,打通“诉转调”和“调转诉”的双向通道,助力纠纷高效化解。 四是多维发力,推动审判执行质效提升。推行案件院庭长阅核,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在查明事实和实质性化解纠纷上下功夫,落实好判后答疑、督促履行、全过程调解等措施;抓好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和预防串案上诉工作,突出案件评查抓手,把评查结果与法官绩效考核挂钩,强化考核倒逼。落实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要求,抓好繁简分流和事务集约,提升执行效率;加大执行强制力度,积极推动政法委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健全信用惩戒、联合查人找物、打击拒执工作机制,形成执行合力。 五是能动履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继续申建自贸区法庭,以法庭建设为切入点,拉动更多以及更高层级的司法力量聚焦新区建设。针对涉金融、涉知识产权、涉环资、涉高端制造以及涉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司法专项行动,助力区域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从服务和保障龙头骨干企业和民营经济两个维度入手,紧贴新区企业结构和特点抓实“护、助、联、保”四要素,用好司法建议、行业恳谈会、案例白皮书等多形式点线面联动作用,深化“法院护航、企业扬帆”司法助企品牌建设。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