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人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17日 | ||
法院,曾经在我的认知里,不仅是神圣而威严,而且更重要的是和其他政府机构一样按点下班。而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的确让当时未入法院的我有所期待。怀着大展拳脚的抱负,和自以为安于“闲适”的心态,当年我如愿进了法院,只是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还没开始大展拳脚,先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九五”生活,不过,不是“朝九晚五”,而大部分是“朝五晚九”。法院的忙碌,远高于那时还年轻的我的想象。 如今进入法院已有数个春夏秋冬,一切早已习以为常,不管是业务庭室,还是我们这样的服务审判的岗位,忙碌的状态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繁琐且充实,被肯定即快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法院的点点滴滴也在我的心里扎根,法院人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的画卷也在脑海不断铺就,渲染公平、勾勒正义,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守护心中的“麦田”,坚韧不拔。 “噔噔噔”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又在审判管理办公室门口响起,书记员小樊又抱着一摞结案审批的资料跑进来,办公室小李忍不住逗她“你这可减肥了,一天跑这么多趟!”“可不是嘛,速裁团队建立起来了,有些案子当天立案,当天就能开庭,效率更高啦!夏天来临之前,我这是要越来越美了,哈哈哈”虽然由于脚步急、小姑娘气还没喘匀,但是此刻红扑扑的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兴奋。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猜她的笑里一定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肯定,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新人,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跟上时代、跟上改革、跟上法官的步伐,这本来就是自己难能可贵的成长,是工作生活赋予自己的肯定。当时初入法院的我,和她抱有同样的心境,而这种肯定与自豪,随着岁月的沉淀却日久弥新。和每一个刚入职的新人一样,当时的我也有一位“领路人”,她没有说很多,但是她却做了很多,这些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翻看日记本,曾经的一幕又重现脑海: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又是被震撼到的一天,已经八点半了,王姐还没下班!虽然入院时间不长,可在我的认知里,哺乳期的母亲有一个小时的提前下班喂养孩子的福利,但是我很少看到比正常下班的时间早走的王姐。今天开庭结束已经接近七点了,出于好奇我问王姐,‘王姐,宝宝断奶了吗?’王姐摇摇头,‘那这么晚回家,宝宝不闹吗?’王姐哈哈一笑,‘我孩子都习惯了这个时间啦!’说完毫不犹豫继续埋头进书山卷海中……” 王姐不仅是审管办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民商庭的一名员额法官,同时是一名哺乳期的母亲,更是一位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而独自操持家里琐事的妻子,多重身份的加持下却并不没有让她对工作懈怠,反而激起她的斗志。我想,这一份斗志,不仅仅是个人对工作的热爱与责任,更是“为天地立心,为民生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每一份斗志的背后,同样有着家人莫大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让每一个法院人在“公平正义”面前义无反顾。这是法院随处可见的法官加班缩影,而非个例。法官的繁忙,其不止在身,更在心。 审判庭审理民商事案件的张姐,中午下班时间很少见她,晚上下班的时间她的办公室也经常亮灯。后来我才知道,很多时候,民商事案件的当事人,情绪起伏比较大,法官不得不加班加点和当事人多多进行沟通,不仅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同时也要让他们更能够明细法理、理解判决。“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当事人拉着你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自己心中的委屈,你能给予的最大尊重便是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副耐心的态度、一份合理合法又能最大限度维权的法官提议”,张姐就这样常常从天色微黄陪伴到月色茫茫。夜色笼罩下,法院楼上的星星点点,点亮的是“张姐”们对当事人的无限耐心,照亮的是当事人宽阔平坦的维权之路。 明明已经开完了庭,整理好了材料,当事人和律师还想再一遍听取录音证据,跟庭书记员和法官助理,默默停下收拾的动作,将录音证据再一次调取出来。我注意到书记员小田默默叹了口气,证据重看结束后,我私下里问她“是累了吗,烦吗?”小田摇摇头,“不是,这没有什么好烦的,这是他们的合理诉求,同时也是我的责任与义务。不过,今天开的庭有点多,说不累还真有点累。”随即小田又笑道,“不过庭哪天也不少,真有庭少的时候,还有一堆要整卷的。”她也认真回答了我对“叹气”一事的疑惑,“是为了当事人啊,他们真的是太难了,这个案件也的确是很复杂……不过我当时声音大吗,不会影响到他们吧?哎,也是,我还算新人,太嫩了,不能做到喜怒不形于——”“没有没有,我只是恰巧看你的时候才发现的”我赶紧打断小田的自责,退出了小田的办公室,不再耽误她的时间,看着她埋首卷海,逐渐被淹没,只余高马尾上的蝴蝶结在卷宗顶飞舞,煞是好看。 “五加二、白加黑”这几个词,我常常在执行局的文件里看到,也曾在宣传办公室看到“百日执行攻坚大作战12.3”、“凌晨行动8.12”等等标题下的执行干警飒爽英姿的影像资料。“披星戴月”对他们来说已是工作常态,“难得遇上周末天朗气清时,能约上三五好友畅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便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执行干警小张说到此处便哈哈大笑起来。“麻烦了,快让一让,让一让!”执行女干警小郑又抱着一摞卷宗从我们身边经过,小郑虽高,但身子十分单薄,显得整个人都有“飘”,这厚重的重重叠叠的卷宗在她臂弯了压出了一道深深的弧度,让人忍不住担心她的胳膊是否经受得起这个承重。看着小郑匆忙的背影,小张说,“其实作为执行女干警很辛苦,我们在田间地头抓被执行人,她在指挥中心忙任务:要领卷分案立执恢,要及时接收报送上级法院的各种通知材料统计各种报表,费时费力又费心,不容易不容易啊!哈哈,不过法院里谁又容易啦!都不容易啊!”说着小张摆摆手,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 日升日落,法院的每一天的工作都紧张而繁忙,法院人也千人千面,有攻守兼备的法警、有帅哥小仙女也是整卷狂魔的法官助理、有“全宇宙性价比最高打字小能手”的书记员,更有“美丽帅气与智慧的化身”的法官,每个人所处的角色位置不同,能力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对工作的百分百的认真与无怨无悔的付出。这里的“每一根白发都是法院岁月的痕迹,每一条皱纹都是公平正义的勋章”!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中,“文明”与“进步”也在历经一日千里的更新,“在‘微博’与‘手机网络’的瞬间传播和覆盖里,各种思维以超乎常理的‘标新立异’正在占领着理论制高点。各种道理‘不是真理的化身,而叫嚣自己本身就是真理’。”法院人更被赋予成为社会“百科全书”的解读者,在面对复杂的法律关系与情理关系,所坚守的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当青春消逝在厚重的案卷中,当容颜衰老在更迭的制服里”,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院的情怀,不会随着时间消逝,而是不断推动着我们去坚守这一份神圣的职业,不忘公平正义的使命,牢记司法为民的初心,法院人,大步前进!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