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民生 情暖农民工 |
||
来源:中国法院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4日 | ||
春回大地,情暖人心。日前,一起困扰白地坪村13名农民工近三年的欠薪纠纷,在湖北省咸丰县人民法院高乐山法庭法官团队的努力下成功化解。办理人数众多的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不仅彰显了司法机关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决心。 被拉黑的雇主与消失的工钱 2022年夏,咸丰县高乐山镇白地坪村里十余村民,受雇于本地烟叶种植大户蒋某,为其承包的5烟田提供采摘等劳务。双方口头约定按劳计酬,蒋某预付部分生活费后称因经营亏损周转困难,定于2024年5月1日前支付,当村民们满心期待着结算工钱时,却发现蒋某早已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全部拉黑,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农闲时靠打零工补贴家用,绑一个小时的烟叶也就十块钱。”村民李大爷哽咽地说,“这半年为了讨薪,跑遍了各个部门,还打了十几次电话,对方一直不接听。”由于蒋某刻意躲避,原有的联系方式均无法联系,无奈之下,村民们决定一起起诉蒋某。 “破壁行动”背后的司法智慧 2025年1月,高乐山法庭受理此系列案件后,迅速启动“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由于蒋某失联,电子送达均未成功,其本人也未在户籍地居住,村民称其在县城前妻家居住,却无法确定地址,案件也陷入送达难的困境,如果穷尽所有方式无法送达,只能通过公告送达。 金融审判庭法官得知此事,拿出了之前审理的案件卷宗,发现蒋某曾涉案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我们创新运用‘关联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发现蒋某在另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曾留下有效送达地址。”法官助理秦川介绍道。据此,法庭通过特快专递向蒋某签字的地址确认书上地址,送达应诉材料。这种“精准定位+多方联动”的方式,既避免了公告送达的高额费用,又确保了法律文书的法律效力。 司法温度护航乡村振兴 该案的高效办理,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高乐山法庭庭长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农民权益保障’,我们通过建立农民工务工信息备案制度、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普法宣传,从源头上预防此类纠纷发生。” 目前,咸丰县法院已建立覆盖全县的“乡村法治观测点”,整合人民法庭、巡回法庭、司法所、村调委会力量,形成“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执行”的全链条保障体系。这份来自司法机关的“护身符”,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法治动能。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