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司法公开 > 审判流程公开平台 > 诉讼指南

申诉条件及要求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13日

  民事案件申请再审

  一、民事案件申请再审

  根据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民事案件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不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依法向作出该生效裁判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双方当事人均为公民或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也可以向作出该生效裁判文书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申请再审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几种情形,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期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人民法院认为再审申请超过六个月的,应告知申请再审人。申请再审人认为未超过法定期间的,人民法院可以限期要求其提交生效裁判文书送达回证复印件或其他能够证明裁判文书实际生效日期的相应证据材料。

  三、民事再审申请书

  再审申请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申请再审人、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列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地及有效联系电话、邮寄地址;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列明名称、住所地或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有效联系电话、邮寄地址;

  2、作出生效法律文书的法院名称、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名称及案号;

  3、申请是所依据的法定事由;有多项法定事由的,应逐项列明;

  4、撤销或者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的具体诉讼请求;

  5、申请再审法定事由以及再审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6、受理再审申请书的法院名称;

  7、申请再审人的签名或盖章;

  8、递交再审申请书的日期。

  四、申请书不得有下列内容

  再审申请书中不得有人格侮辱、人身攻击等内容,以免引起矛盾激化。人民法院应将材料退回再审申请人,并告知其改正。

  五、申请再审材料

  当事人申请再审除提交再审申请书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再审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一份;申请再审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各一份。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2、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生效法律文书系二审制作的,应同时提交一审、二审法律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3、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主要证据复印件;

  4、支持申请再审事由和再审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

  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几种情形:

  1、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3、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七、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6、原判决、裁定适用确有错误的;

  7、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8、无诉讼行业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9、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10、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11、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12、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13、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八、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九、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刑事申诉的条件及要求

  一、申诉的概念:

  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处理的一种请求。

  二、申诉的受理与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2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①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②原审被告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③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不符合前述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外,以下情形亦不予受理:①法定主体资格不符合申诉规定的,不予受理;②上级人民法院对经终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或者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申诉案件,一般不予受理;③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复查驳回的案件,申诉人仍不服提出申诉的,不予受理。

  此外,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诉的,一般不予再审立案。但有证据证明民事部分明显失当并且原审被告人有赔偿能力的除外。

  三、申诉的审查处理

  ⑴受理、审查申诉的法院

  受理、审查申诉一般由作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进行。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的,如果没有经作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交该人民法院审查,并告知审诉讼人;如果案情疑难、复杂、重大的,或者原审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申诉的,上级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⑵受理申诉后的处理时间

  人民法院受理申诉后,一般应当在3个月内做出决定,至迟不超过6个月。

  ⑶对申诉的处理

  经审查,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对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的,说服申诉人撤回申诉;申诉人仍然坚持申诉的,书面通知驳回。

  申诉人对驳回申诉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申诉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驳回。

  经两级人民法院处理后又提出申诉的,如果没有新的充分理由,人民法院可以不再受理。

  行政案件申诉条件及要求

  一、行政案件再审的启动方式:

  1、当事人申请,当事人认为法院生效的判决与裁定确有错误,或认为生效的行政赔偿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该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申请再审。

  2、法院的发现,包括本院的发现和上级法院的发现。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其违反法律、法规而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本院的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其违法应当再审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3、检察院的抗诉,检察院发现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违法需要再审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对于检察院的抗诉,法院应当再审。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应当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庭。

  二、当事人应向哪些司法机关提出申诉的请求: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支持当事人的请求对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三、行政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的材料:

  1、再审申请书(按照原法律文书中的当事人人数同时提交若干副本);

  2、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书;

  3、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复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

  4、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函;

  5、证明原生效判决、裁定错误的证据材料。

  6、其他相关材料

  四、哪些情形下的行政再审案件,应当发挥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发现生效裁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一)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二)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未经开庭即作出判决的;

  (三)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

  (四)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

  (五)对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的;

  (六)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的。

  五、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

关闭

版权所有:莱阳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古城路19号 电话:0535-7386000 邮编:2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