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起诉到法院的群众往往有这样的错觉,只要官司打赢了,按程序就可以拿回被借走或拖欠的钱款。但在实践中,很多案件即使官司打赢了,但是进入强制执行环节,由于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运用所有手段都无法执行到位,打赢官司的一方最终也无法拿到钱。对此,一些人戏称判决书成了“法律白条”。
“我们把这样的案子称为执行不能,这是客观的法律现象,绝非“法律白条”,在实际执行工作中,对于执行难的案件,执行人员要千方百计执行到位,但对于执行不能的案子,执行人员使出浑身解数也已经无能为力了”,博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说。
博山法院也有不少执行不能的案件。执行不能案件的数量在全部执行案件中占有一定比例。参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法院执行不能案件占比在40%左右。比如这样一起案件,王某原本是一家商业银行的员工,前几年由于投资企业和放高利贷等原因,欠了400多万元个人债务。2016年以来,王某的债权人陆续到法院起诉,要求王某归还债务。尽管王某的大部分债权人赢得了官司,但执行法官通过对王某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各方面的调查后,发现王某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并且他本人也“跑路”失联,所以对于有关涉及王某的债务纠纷,最终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王某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再重新启动。有关王某的系列案子,是由于王某无财产可供执行造成的,属于典型的“执行不能”案件。
另一起案件,栾某系张某朋友,栾某做生意向张某借款21万余元,后栾某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张某拿着栾某书写借条和还款保证书起诉打赢了官司。申请执行时却遭遇栾某继承人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同时发现栾某生前还有10多位债主,目前都是索债无门,而栾某生前的房产(属于小产权房)因为产权不明确陷入无法抵债的僵局,股权、车辆等财产因已全部抵押无剩余价值也无法执行。
“像这个案件,栾某名下的房产尚处于权属不清的状态,只能等待相关法律问题解决了,执行程序才能继续。此外,尽管栾某有些被执行人有财产,但由于财产已全部被抵押,在抵押财产无剩余价值的情况下,这类案子对张某等普通债权人也相当于无财产可供执行,属于“执行不能”, 最终也只能程序终结。如果将这种执行不了的案件称作“执行白条”或“法律白条”,实在是用错了比喻,打错了板子,有必要进行澄清和纠正。”博山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点评到。
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得到执行,是法院执行工作的职责所在。但必须得到执行并不等同于能够完全执行。一个案件能否执结取决于多种因素,有法院执行力度的大小、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多寡、被执行人配合程度等等。在法院的执行工作中,常存在着被执行人及其财产难以查找、财产难以处理、被执行人与执行人员“躲猫猫”等现实的困难,使得很多案件最终无法得到实际的执行。
“执行不能”案件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正常的商业风险、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当事人诉讼程序的瑕疵等。一些下岗职工、在押犯人、贫困农民等,成为被执行人时,由于其本来就收入不高或根本无收入,无力偿还债务导致执行不能。法人和其他组织,尤其是历史原因产生的村办企业、乡镇企业等,由于资不抵债、经营不善等原因,早已成为僵尸企业,即便成为被执行人也确实执行不能。
长期无法执结的案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条件下无法执行的案件,即使人民法院穷尽一切手段和措施,均无法执结,这种情形在法律上叫做“执行不能”;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法院怠于执行,执行不为,被执行人有履行条件和能力,法院执行人员放任不予执行,这种情形称为“消极执行”。可见,真正的比较贴切的“法律白条”只能用于后一种情形,事实上这种“消极执行”已经构成违纪违法,属于人民法院严厉查处的对象,其存在只是极少数。如果把“执行不能”称为“法律白条”,就是忽略了案件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风险。
尽管随着法治建设的逐步深入发展,人民法院为解决“执行难”不断加大执行制度改革,推进包括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与银行征信系统互联互通、打击拒执行为等创新举措,加强了与公安、房产、工商等部门的联动,依法穷尽一切强制措施,但难以避免的还有一些案件最终无法执行。这是客观的法律现象,它们只是法律逻辑上的“执行不能”,绝非“法律白条”!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针对的是后一类执行案件,指的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而没有及时予以全部执行的情况,但对于“执行不能”的案件,则只能采取程序终结。
“执行不能”事实上是民事行为本身蕴含的交易风险。回到上述案件,张某将款项借予栾某,在取得借款利息的同时,本身就蕴含了交易受损的风险,这种风险的承受主体只能是交易双方。为了保障其债权的实现,交易双方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风险,比如在出借前应对借款人的经济及信用情况进行调查,也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必要的担保,以保障自身的权益。
为此,我们郑重提醒,借出钱财时,一定要考虑风险问题,是否在自己承受的范围内,如果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那就要硬着头皮拒绝。另外,当借款人提出用其房产或车子抵押时,一定要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口头说的抵押都是没有用的,即使拿到当事人的房产证原件或车子,如果这些房产或车子已被第三方抵押,也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