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31日

   

  

  1月31日上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马军在枣庄市市中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131日在枣庄市市中区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代理院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上级法院监督指导,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公正和效率主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奋力谱写服务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4490件,审执结14483件,质效指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方阵,主要质量、效果、效率指标均迈入全省基层法院前20行列。

  一、强化依法履职,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市中

  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刑事案件626件,判处罪犯875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执结“8.21”涉黑案财产刑执行案件14件,追缴到位568万元,全力推进黑财清底尽缴”。依法严惩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841人,守护好城乡安宁。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险驾驶、高空抛物等案件144147人,全方位守护老百姓衣食住行安全。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妥善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083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6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严惩贪腐犯罪,公开开庭审理薛城区政府原党组成员,薛城经济开发区原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某受贿案,依法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彰显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入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案件911人,为群众挽回损失877.04万元。妥善办理金融案件1050件,助力银行清收不良贷款4.49亿元,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枣庄市中样板获全省推介。聚焦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联合相关部门妥善调处碧桂园、青檀府、赛纳斯城等小区3100余户逾期交房、办证纠纷,助力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开展涉诉信访投诉大清查,制定信访接待十条意见,院领导带头接访820余人次,化解疑难信访积案62件,司法救助困难群众34人、救助金67.6万元,切实有信必复做到群众心坎上

  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区一站式矛调中心,建成1个区级诉前调解中心、11个镇街诉前调解中心和巡回法庭,入驻法院工作人员40名,将司法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推动诉前调解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压实属地和行业化解责任。建立法院+住建”“法院+交警”“法院+人社6诉调联盟,将154个调解组织、587名调解员纳入多元解纷朋友圈。强化司法指引,组建一镇街一诉前指导团队,推行一案一调查组”“诉前中立评估”“司法确认+速裁等机制,指导化解案件3286件、同比提升13.27个百分点。聚焦社会治理薄弱环节、行业管理漏洞等,制发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6篇,指导无讼村居试点创建35个,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二、践行能动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护航工业倍增。围绕全区中心大局,深入实施司法护航工业倍增行动,推出深化法企联动、全流程提速增效等12条司法举措,审结商事案件3658件,标的额31.84亿元,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贡献坚实司法力量。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全覆盖调研中环智能制造产业园、鲁南超算中心、永正汽车城等全区标志性引领性项目26次,推出“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十条意见,获市法院、区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巧妙运用活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有温度的执行方式,以执行和解特色品牌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动能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立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调保护机制,妥善调处涉恒安、宝洁等知名品牌知识产权纠纷168件。202311月,以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方式一次性现场调解成功27起知识产权纠纷。排查惩治针对企业的虚假诉讼、恶意诉讼7件,推动企业合法合规、健康发展。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为康力医疗、鲁源电器等企业开展法治体检”87次,助企纾困解难173件,编发《企业规范劳动用工指引》等惠企暖企文件600余册,以法治常态优化营商生态

  全面助推依法治区。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妥善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08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0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3年保持100%。审理征地拆迁、城市规划等案件82件,为中兴科学城(涝坡片区)征收作出100余份物权确权裁定,零距离力促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践行两山理念,推行三合一集中审理机制,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41件,全力推进美丽市中建设。认真履行基层立法联系点职责,有针对性提出立法建议5条。邀请行政机关观摩庭审120余人次,助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弘扬法治精神,开展法律六进”32次,创设懂、每周说法宣传专栏,宪法宣传日系列活动再获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等点赞。

  三、坚持人民至上,守护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保障群众安居乐业。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妥善审理教育、就业、医疗等涉民生案件1985件,调判结合化解物业纠纷2500余件,切实保障民生福祉。制发全省首份《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审结婚姻纠纷955件,审结赡养、抚养等涉养老育幼案件113件,以小家和睦促大家和谐。推行首问劝调”“恳谈一壶茶等方式,化解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案件576件,让劳动者劳有所得。妥善审理涉农电商、乡村文旅、农村土地承包等案件372件,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底色。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巩固深化执行攻坚成果,执结案件5761件,执行到位金额4.78亿元,同比上升18.18%。锻造执行铁拳,开展集中执行活动18场次,执行到位及和解金额4326.3万元,传唤、拘传被执行人270人,司法拘留36人。推行硬核举措,强制腾退法拍房、厂房16宗,彰显司法权威。创新设立法税联动中心”“抚养探视案件执行工作站,有效破解了司法拍卖涉税”“抚养权、探视权等执行难题。推进财产处置集约化、智能化,网络司法拍卖成交260件,成交金额3112.6万元。强化失信惩戒,向未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发放《执行告诫书》,发布悬赏公告8期,责令被执行人交付车辆15次,限制高消费3543人次,将1286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608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义务。区法院执行局获评全省法院执行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持续优化诉讼服务。着眼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受理网上立案申请16446件、网上委托鉴定613件、网上缴退费9773件,多渠道最大限度便利人民群众诉讼。发挥12368热线总客服作用,接听群众来电3539件次,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深入打造一站式保全平台,财产保全到位率73%,相关工作经验入选全市地方改革案例。推进诉讼费缴退费主动退、线上办,为经济困难当事人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12.3万元。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村居社区上门调解、立案、开庭120余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司法质效和公正公信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重视效果,建立定向+平衡科学分案模式,推动案件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审理,全院一审服判息诉率92.69%,由全省基层法院第122位提升至第16位。巩固拓展繁简分流改革成果,适用速裁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办结案件2805件,助推全院平均结案时间缩短至28.15天,排名全省基层法院第2位。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案件596件,对344名罪行较轻的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管制。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遴选入额法官6人,晋升法官等级7人次。出台《关于加强全过程审判监督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的实施意见》,院庭长发挥“头雁”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对“四类案件”监管、阅核,办结案件5496件,占案件总数的37.95%。完善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重大复杂案件研判机制,全面推行类案及关联案件强制检索,研判重大复杂案件50件,评查发回、改判案件34件,促进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统一。全院发回、改判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8.57%,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正向排名全省基层法院第9位,审判质量显著提升。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强化智慧审判、智慧执行等各项智能化应用,互联网开庭1356次,线上调解5758件次,网络查控案件5233件次,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深化运用文书智能辅助生成、类案智能推送等辅助办案系统,智能生成司法文书2.1万份,切实为司法减负、为正义增速。强化全流程监管,运用一体化办案平台对案件调、立、审、执各环节动态跟踪,对审判、执行运行态势全方面精准分析,以智慧赋能质效”。

  五、全面从严治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坚持党建引领筑根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述思想、述理解、述落实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坚决筑牢政治忠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等错误思潮。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区委、区人大常委会、上级法院党组及区委政法委报告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案件46次,坚决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夯实专业素养提能力。实施司法能力提升等系列工程,组织干警参加人民法院大讲堂”“民法典法官讲堂等培训460余人次,到江苏昆山法院、浙江诸暨法院等地学习诉源治理、执行改革先进经验13次,推动审判、执行、司法行政业务骨干跨部门交叉锻炼48人次,全方位提升干警能力素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调研入选新华社《山东智库报告》,2篇典型案例获省法院推介,1篇裁判文书获评全国法院优秀裁判文书。

  深化作风建设树正气。纵深推进司法作风能力大整顿,深入开展我就是市中主题大讨论、廉政体检、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干警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督促干警如实记录三个规定信息1833条。强化执纪监督,组织各类审务督察、明察暗访36次,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提醒21人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六、主动接受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法院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将自觉接受监督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报告《法官法》贯彻落实情况”“诉前调解中心建设等重大事项11次,提请任命院庭长、员额法官17人次,办理代表建议19件,切实将其转化为公正司法的具体举措。制定《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4个,配合代表委员借助共享法庭旁听庭审2次,院领导带头走访省、市、区人大代表60余人次,邀请代表委员全过程见证监督审判、执行活动76人次,有效增进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认真接受民主监督,主动向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依法履职情况,认真办理委员提案3件,积极吸纳委员意见建议,推动法院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依法接受纪检监察监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落地落实。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认真办理检察建议,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6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聘任特邀监督员20名,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7次,发布审判执行动态455次,努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市中区人民法院笃行实干、砥砺奋进的一年。市、区领导同志先后12次批示肯定区法院工作,省级以上政法机关6次推介区法院典型经验,中央级主流媒体67次聚焦区法院典型做法,13个集体和40名干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国家级荣誉1个、省级荣誉21个,充分彰显了区法院走在前、开新局的履职担当。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上级法院正确监督指导,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全区各方面重视、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帮助、建言献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法院全体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司法理念仍需持续更新转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精准性、实效性还有不足;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力度有待加大;队伍教育监督管理仍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等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高度重视,紧紧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在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努力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之年。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深入开展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年活动,以专业态度服务大局,用敬业精神服务群众,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工业强、产业兴、城乡美、群众富、发展质量高的现代化强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以更大作为服务发展大局。聚焦发展和安全两大主题,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打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久战,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新安全格局。深入推进司法护航工业倍增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贡献司法力量。构建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努力把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落到实处,护航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司法为民,以更实举措回应群众期待。扎实开展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六个一’”专项活动,以“如我在诉态度办好案件,努力做到既解决案件法结,又打开群众心结”。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深化诉前调解中心建设,满足群众多元解纷需求。强化执行集约改革,常态化开展执行铁拳行动,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是聚焦改革创新,以更优质效彰显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坚持放权和监督相统一,严格落实党组政治责任,切实以党的领导责任统领、压实司法审判各主体的责任。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五是发扬斗争精神,以更严标准锻造法院铁军。自觉接受人大及各方面监督,永葆忠诚纯洁可靠的政治本色。突出一体融合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不断提高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抓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切实锻造对党和人民忠诚、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砥砺奋进开新篇。新的一年,市中区人民法院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凝心聚力、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工业强、产业兴、城乡美、群众富、发展质量高的现代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法院工作报告相关名词解释

  1.《家庭教育指导令》: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2.诉前调解中心:在区委领导、区委政法委主导、区法院指导下,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在诉前对矛盾纠纷进行多元化解的解纷机构。

  3.一镇街一诉前指导团队:人民法院依托建立的诉前调解中心,在各镇街设立法院指导团队,由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及若干辅助人员组成,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

  4.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人民法院在履行审判执行职责时发现社会治理领域中存在引起矛盾纠纷多发高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权益保护的突出问题,向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司法建议。

  5.执行和解: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并经人民法院审查批准后,结束执行程序的行为。

  6.“法律六进:将法律常识送进机关、送进乡村、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企业、送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7.《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人民法院出具的责令离婚案件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如实申报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文书。

  8.“马锡五审判方式: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一套便利人民群众的审判制度,由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边区高等法院分庭庭长马锡五首创,主要特点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手续简单,不拘形式,方便人民;审判与调解相结合;采用座谈式而非坐堂式审判。

  9.“四类案件: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案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案件。

  10.“三个规定:《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为三个规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