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http://zzzy.sdcourt.gov.cn

人民法院报报道枣庄法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2021年11月22日
作者:枣庄中院民三庭管理员
打印 分享到:

人民法院报报道枣庄法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枣法之光 

护航创新转型 守望绿色生态

——山东枣庄法院服务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枣庄市面临着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的迫切需求。如何以有力的司法服务推动枣庄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呢?

2017年以来,枣庄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制定落实服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等意见90余项,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共建产业发展创新生态。

“枣庄中院立足职能、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服务大局,做到了真用心、真用力、真见效!”枣庄市委领导在批示中对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落实新发展理念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法院维护了我们的权益,使我们的生活有了着落。”枣庄市原万泰纺织有限公司职工激动地向枣庄中院法官表示感谢。

2018年,枣庄中院在审理万泰纺织有限公司等4家关联企业破产案时,摒弃“一破了之”的做法,及时启动府院联动机制,推动引进战略投资4.3亿元成立山东维高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在实现无震荡破产的同时,解决了“破旧立新”问题:1.3万名职工的3.6亿元债权全部兑付,并保住了就业岗位。

近年来,枣庄市两级法院持续强化破产审判,推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等,协调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破产费用基金,量身定制“腾笼换鸟”去产能、“凤凰涅槃”保盘活、“移花接木”稳经营等处置模式,使“僵尸企业”快速出清,让仍有市场前景的危困企业“注血再生”。2017年以来,共审结破产案件119件,累计盘活资产50.5亿元,激活土地9000余亩,稳定职工1.7万人,化解不良债务124.4亿元,切断担保圈债务15.2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融入知识产权战略 支持创新驱动发展

“枣庄中院通过案件审理,实质上激活了商标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枣庄经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介绍说。

2018年8月,枣庄中院在全国首次适用商标法惩罚性赔偿条款审结“六个核桃”商标侵权案,被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评为“3·15案例”。为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专门在枣庄召开年会,150余名法官、法学专家和律师专题研讨了侵害商标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2017年以来,枣庄市两级法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审判,针对普遍存在的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印发诉讼指引,加强举证指导,推进繁简分流,强化多元解纷。知识产权一审案件快审周期降至18.6天,调撤率达67.62%,2021年1至10月,诉前调解成功率达37%,自动履行率达100%。

同时,枣庄市两级法院还注重深化保护协作,积极对接辖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国中小机床基地、锂电产业等重点项目,建立首批20家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网络;与公安、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中介机构实行“三联共建”,会同全省中西部十地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联合鲁苏十地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等,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践行“两山”理念 护航区域绿色发展

“近年来,枣庄市两级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及上级法院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共设立12个专业审判机构、巡回审判点,推行一审环资案件‘三审合一’。两家基层人民法院审结的3起案件,分别入选山东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山东法院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十大典型案例。”枣庄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英介绍说。

针对大运河、南四湖等重点保护区域,枣庄法院设立“巡回审判工作室”,联合文旅局建立大运河自然遗产保护名录,积极服务港口整治、“清河行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助力打造“生态+文化”双品牌;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判处排放工业废水的8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判决破坏耕地的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并责令恢复原状,有力保障大运河、南四湖生态安全。

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枣庄市两级法院还着力深化生态共治,与运河管理局等9部门会签协作意见,建立绿色诚信企业促进机制,健全环保联络员制度,开展预防性法治宣传,提出预警性司法建议,推动形成各司其职、互动互联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创新完善恢复性司法新模式,适用“补种复绿”“劳务代偿”,建立了洞山、赵村司法生态修复基地,有效推动环境修复。

战鼓催征马蹄疾,扬帆奋进正当时。如何推动枣庄市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枣庄市两级法院正用实际行动来作答。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