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http://zzzy.sdcourt.gov.cn
汇聚多方合力,深化诉源治理
持续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新效能
近年来,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一站式建设部署,立足地区实际,汇聚解纷多元力量,全力推动纠纷源头化解,努力减少诉讼增量。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诉讼增量1.87%,较2020年诉讼增量降低了13.03个百分点。
一是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主动延伸解纷触角。2020年起,推动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地方平安建设工作考核;2021年起,协助党委形成常态化、定期化区(市)、镇(街)两级万人成讼率通报机制。积极参与无讼社区(村)创建,在乡村街道、企业园区等需求集中的地方建立“法官驿站”,送法上门,做到办理一案、化解类案、教育一片。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对接基层调解人员2302人、基层调解单位和专业调解组织1645家,在全省法院遥遥领先。立案源头强化风险预警,对可能引发重大、敏感、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主动向当地党委汇报,联合其他解纷力量共同化解。山亭法院诉前多元联动,带动6000余起商品房办证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峄城法院成立联动专班,诉前化解福兴集团870名职工的社会保险纠纷,消除了信访隐患。
二是强化诉非对接,共搭解纷平台。在“总对总”框架下搭建“分对分”诉调对接,市法院与市总工会、枣庄银保监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价格认证中心对接,各调解组织线上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接收委派调解案件,线下进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现场开展调解。与市仲裁委员会搭建诉裁对接,联合印发《关于诉裁对接多元化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意见》,有效利用仲裁委广泛联系社会专业解纷力量优势,将更多商事纠纷引导至仲裁途径解决。引入公证服务新模式,融合公证调解、赋强、送达、取证等职能,全面参与诉前调解、司法辅助活动。重点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市法院与市人民银行、枣庄银保监分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枣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意见》;组织召开全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推进会,15家银行、47家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合力推动金融纠纷实质性化解;指导调解了金融消费纠纷网、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双网融合”以来的全省首例金融纠纷案件,推送金融案件1162件,占全省80%以上,调解量和成功量均居全国地市级金融纠纷调解组织首位;在全省率先发布保险机构成讼量通报,积极提升保险机构调解积极性。
三是继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优化调解流程。持续增强诉服中心多元解纷能力,集约速裁团队41个、调解组织79家、调解员408名,为人民群众诉前调解提供更多选择,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市法院特邀3名专职调解员入驻诉服中心,自2021年3月以来,调解成功一审知识产权纠纷358件,全部当场履行、案结事了,无一件进入诉讼程序、执行程序。强化人民法庭分流对接功能,聚焦源头治理,激发多元解纷新功能。木石人民法庭搭建以“法庭为中心、乡镇为平台、村组为支点”的诉源治理网络,5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200余件。设立执行和解中心,选聘120余名执行和解员,对涉民生案件、小额案件、调解结案的案件开展执前和解。市中法院自2020年5月成立执行和解中心以来,和解成功率达30.14%,自动履行率达70.32%,2021年全院执行收案数量同比下降14%,经验做法被省法院推广。
四是强化司法保障措施,持续打造便捷解纷新模式。市法院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全面统筹规划,制定《关于强化多元解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方案》,将全市法院纳入诉源治理“一盘棋”。制定《特邀调解员选聘办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奖补办法》《诉源治理考评细则》等制度,将调解案件纳入法官办案绩效,按时发放调解员奖补,提升指导法官、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最高院诉服指导中心信息平台为抓手,定期通报多元解纷指标得分,紧抓工作短板,努力补齐差距。开展点对点督导,市法院组成督导小组,多次实地查看各院诉服中心、人民法庭配置现状,现场召开座谈会,要求对标上级法院要求,狠抓贯彻落实。深入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围绕由市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指标,推动相关纠纷多元化解走深走实,强化类案速裁,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多元解纷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采用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法院开放日、公众号加强个案宣传等途径,以点带面,延伸服务,增加社会公众对调解工作的了解度、接受度和信任度。
版权所有: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光明大道1959号
办公室电话: 0632-8681280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新闻办电话: 0632-8681207 审务督察电话: 0632-8681118 邮编:2778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