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菏泽开发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菏泽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http://hzkfqfy.sdcourt.gov.cn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回收站 > 理论研讨

发挥诉前程序作用解决“餐饮油烟扰民”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19日

  近年来,各类特色小吃店、餐饮店布满城市的大街小巷,在给市民带来美食享受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居民投诉越来越多。为此,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积极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通过深入调查核实,积极发挥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价值和功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检察领域的生动实践。

  一是凝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很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举报或者投诉。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经过初步了解得知,某小区居民就多次通过“民生e点通”网投诉油烟问题,相关行政机关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整治,但效果不佳,居民投诉依旧不断。在宁波市“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对该问题高度关注,并提交了《关于强化餐饮油烟综合处理的建议》。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检察干警多次到现场对小区住户、餐饮服务项目经营者等相关群众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为矛盾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凝聚了人民共识、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是协同共治:坚持以协商为内容。协商民主是推进检察公益诉讼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排放油烟的餐饮商铺从设立到投入经营,一般都需要经过租购房产、装修备案、环评备案、领取证照、开展营业活动等诸多环节,而相对应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住建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在各自环节应当履行禁设告知、备案管理、现场审核、执法查处等职责,以制止居民小区附近油烟餐饮商铺的开设。为推动公益损害协同治理,使案件取得实效,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多次走访人大代表、当面听取意见,并召集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召开圆桌会议,通过多方协商和深入沟通,明确各行政部门的权责,最终达成共治的合意、形成共治的合力。

  三是实施共建:坚持以机制为保障。公益维护,机制是重要保障。油烟扰民问题之所以得不到根治,说到底是尚未形成“顾当前、管长远”的体制机制。为此,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中,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分别向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鄞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宁波市鄞州区海宁街北侧某住宅区违规经营产生油烟餐饮项目的部分商户依法履职;经多次对接协商,区检察院与综合执法、环保、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建立油烟治理联合执法机制,确立联合执法、条块结合、接受监督和定期座谈的管治原则。

  四是建立共享:坚持以长效为目标。以小区油烟问题为切入点,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与各相关行政部门多方探讨,最终确立了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开启了餐饮油烟治理的“鄞州模式”。一是细化明确了禁设区,将“行政机关把关”更大幅度前移,设计了标准告知书和提前联合告知程序,力争做到源头治理;二是将居民小区按照交付时间进行分类,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管治,从而在管理上突破“餐饮油烟问题难以一招通吃”的情况;三是积极发挥餐饮服务项目所在社区和物业的优势,履行公示和引导释明责任,实现对商家开店过程的全覆盖引导告知,解决商家不知法、不懂法的问题。目前,通过长效体制的建立,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等主体之间实现了环境共治、成效共享的生动局面。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