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微山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3日 | ||
2014年微山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微山县人民法院院长 冯燕杰 2013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以来,微山法院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法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一、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全力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年来,县法院紧扣县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工作主线,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138件,审(执)结3986件,结案率96.3 %,涉案标的额6.5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牢记稳定第一责任,加强刑事审判工作。受理刑事案件387 件,审结369件,结案率95.3%,判处犯罪分子498人。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9人,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87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的382人。持续推进“打黑恶除霸痞”专项斗争,重点打击影响全县开发建设的黑恶霸痞势力犯罪,审结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案件60件121人,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被告人郁某某销售掺入甲醛的面筋,造成26名学生食物中毒,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依法惩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审结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滥伐林木案件13件30人,保护了湖区生态环境;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18件26人,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突出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判处犯罪分子19人,维护了财税管理秩序。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加强少年刑事审判工作,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集中管辖、“圆桌审判”和“前科封存”制度;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扎实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 坚持民生第一追求,加强民事审判工作。受理民事案件2432件,审结2389件,结案率98.2%。妥善审理离婚、赡养和继承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692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审结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等案件328件,依法保护了公民的人身权和健康权;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8件,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对涉及农民工、残疾人以及妇女、儿童、老人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及时保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加强商事审判工作。受理各类商事案件447件,审结423件,结案率94.6 %,涉案标的额3.65亿元,营造了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坚持能动司法,认真落实《关于为优化全县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的意见》等文件,法官们走进矿企工地,深入厂房车间,主动提供法律服务;积极稳妥地审理涉及重点工程、重点企业等案件,为“一城四区”建设清障排难;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隐患,提出司法建议,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配合行政审判职能调整,积极做好行政非诉执行工作。自2013年7月1日起,市中级法院根据省高院要求,全面开展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确定由四家基层法院管辖一审行政诉讼案件。上半年,我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4件,并全部审结。全年审查执结各类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5 件,依法维护了行政执法权威。注重加强对行政执法的指导,为四个县直行政机关举办法制讲座,150余人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机关的执法能力。 坚持依法纠错原则,加强审判监督工作。注重发挥再审监督职能,对符合再审条件的5件民事案件依法提起再审。建立了案件评查、发改案件逐案分析通报和错案追究制度,剖析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严格追究责任,提高了法官的责任意识和案件质量。 立足实现胜诉权益,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受理各类执行案件858件,执结791件,结案率92.2%,涉案标的额1.39亿元。不断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全国法院执行信息查询系统,用足用好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大惩戒力度,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列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对拒不协助执行的相关机构实施处罚,共冻结、扣划工资、存款320件次,拘传56人,拘留34人,罚款3件次,按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追究刑事责任8件9人,着力营造“生效裁判必须履行”的氛围。 加强综合保障职能,服务审判执行工作。各综合部门牢固树立为审判执行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了政务工作效能。法警大队重点做好提押值庭、协助执行和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有力保障了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机关安全。我院档案室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特级档案室。司法统计、调研宣传、技术鉴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科技化投入不断加大,行政后勤管理更加规范。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着力强化便民利民措施 始终把惠及民生作为第一追求,自觉以群众观点统揽审判执行工作,完善便民诉讼机制,加强民生权益保护。 创新司法便民举措。整合资源、职能下移、窗口前移,全面打造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立案、调解、判后答疑、咨询查询、申请执行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采取送法下乡、巡回审理、就地调解等措施,法官深入乡村、社区、湖区、矿区,面对面、零距离为群众提供咨询、解决纷争;深入开展“四百”活动,联村干警进村入户走访,救助特困群众,帮助修缮村级服务场所,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完成了夏镇法庭搬迁、西平法庭升级改造工作,鲁桥法庭新址已经竣工验收。加大特邀调解员室、驻村调解员室建设,优化了诉讼环境;落实诉讼费用缓减免制度,对困难当事人、申请执行人和刑事被害人大力开展司法救助,共缓减免诉讼费12万余元,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司法关怀。 强化诉讼调解疏导。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52.4%,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98.5%。在69户业主诉某房地产公司一案中,我们注重疏导、积极沟通、多方协调,最终促使他们全部达成了调解协议,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完善诉调对接工作,及时消解纷争,形成化解合力,诉前调解198件,诉中委托调解成功165件;注重依法确认,提升对接成效,根据当事人申请,审查司法确认31件,实现了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中国法院网、光明网和《平安山东周刊》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人民法院报》记者来我院进行专访,整版报道了我院经验做法,省市法院予以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畅通信访救济渠道。继续坚持院领导每日带班、中层负责人排班接访制度,接待群众来访208案529人次;按照“四定一包”要求,逐案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成功化解了留庄300余名案外人要求分割法院查封款项等信访案件;认真做好驻京、赴省信访值班工作,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的目标,有力维护了全国、省“两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的社会稳定。 三、全面加强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以开展“审判管理落实年”活动为载体,以信息化、精细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为手段,审判质效显著提升。2013年,上诉案件226件,同比下降3.5%,二审发改案件49件,同比下降了7.5%。 强化管理保质效。成立审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导调度,实现了审判管理的规范化;加强案件督导,科学分配案件、合理调配司法资源,实现了收结案的良性循环;强化审限管理,充分利用审判管理系统,催办案件98件,督办25件,有效提升了办案效率。 强化公开保质效。推行开庭排期公告、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和诉讼、执行风险提示等制度,公开诉讼费收取标准和审判流程,实行司法技术鉴定随机摇号制度,做到机构名册、选择过程、选择结果“三公开”;举办“法院开放日”、“送法进学校”、“送法进军营”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见证司法、理解法官;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42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772件,促进了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 强化监督保质效。实行案件实时监控,对立案受理、排期送达、开庭审理、移送执行、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进行同步跟踪,加强节点控制,保障案件有序流转;对于重要证据采信、法律条款适用和文书校印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严把案件审核、校对、签发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旁听庭审,观摩评议,主动接受监督。 四、狠抓法院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司法形象 围绕从严治院,狠抓作风建设,促进司法廉洁,确保法院队伍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 一是强化教育转观念。深入开展政法干警“转观念正风纪树形象”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有关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结合“全民普学弟子规、德行微山有你我”和责任文化建设,开办“国学大讲堂”和“四德”工程建设活动,举行了法官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青春建功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干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了干警文化道德修养;组织干警赴孟良崮和沂南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加深对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是调整充实激活力。在县委的关心支持下,充实调整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科学合理;圆满完成中层正职轮岗交流工作,34名同志的职级职务得到晋升,激发了干警活力。全院33名一线法官充分发扬新时期微山精神,千方百计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有7名法官全年结案超过200件。4处人民法庭9名法官共审结案件1716件,人均结案191件。少年刑事审判庭被评为全市法院“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三零”优秀单位,两名法官被授予“三零”优秀法官称号。 三是加强培训提能力。精心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各项业务培训,落实新规定,掌握新精神;认真开展庭审观摩和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等活动,提升法官驾驭庭审、辨法析理和矛盾化解能力;加强司法警察体能达标训练,提升警务保障水平。 四是强化督察保廉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狠抓责任落实;开设“廉政讲堂”,做到警钟常鸣,组织干警到全县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和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梳理排查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强化权力运行监控;建立健全审务督察制度,强化对审判权和执行权的监督制约,确保公正高效廉洁司法。 五、自觉接受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确保法院科学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对人大高度负责。法院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都及时向县委、县人大汇报。对社会关注的重点案件,我们既坚持依法独立审判,又及时向县委、人大汇报案件进展情况,自觉接受县委、人大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先后向人大和政协专题汇报了诉调对接工作和“打黑恶除霸痞”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两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认真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确保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领导始终关心人民法院工作,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也给予全力支持,为法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院继续为部分代表和委员订阅了《人民法院报》,为每位代表订阅了《山东法制报》,使代表们在依法监督的同时,及时了解国家法治进程,了解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 2013年,微山法院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科学发展,成效显著。首次被市中级法院授予“全市优秀法院”荣誉称号,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执行局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一等功,代表全市法院报送的司法建议连续三届荣获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打黑恶除霸痞”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多次慰勉奖励。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法院全体干警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审判人员退多进少,法院收案持续上升,案多人少的矛盾愈加突出;二是审判场所和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基层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三是有的案件质效不高,审判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少数法官化解社会矛盾能力不强,司法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强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同时,也恳请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与会同志继续对法院工作给予监督、关注和支持。 2014年的工作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县法院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以争创全省优秀法院为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法官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实现全县“经济加速崛起、城乡三年巨变、群众幸福满意”目标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在优化司法服务上有新作为。持续推进“打黑恶除霸痞”专项斗争,严惩各类刑事违法犯罪,优化发展环境;妥善审理涉及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纠纷案件,促进生产要素重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妥善审理“涉农”案件,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妥善处理好教育医疗、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妥善审理环境污染案件,推进“生态微山”、“美丽微山”建设;积极开展司法调研,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全力服务工业经济的“升级版”。 二是围绕便民利民安民,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进一步细化立案、审判、执行和信访等环节的便民利民措施,提高便民利民实效;加强诉讼服务窗口建设,严格执行统一的工作流程、司法礼仪和服务规范,为群众提供热情、合法、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执行机制、涉诉信访化解机制,努力破解案件执行、涉诉信访难题;积极参与平安微山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是围绕公开公平公正,在提升司法公信上有新作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司法公开,加快建设审判流程信息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继续办好《法治纵横》电视栏目,开通官方微博和门户网站,加强沟通互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看得见、听得懂、受尊重、可兑现的司法赢得群众信任; 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解决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四是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在打造过硬法官队伍上有新作为。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司法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认真查摆、深入剖析、抓好整改落实,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着力提升干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努力促进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五是围绕基层基础工作,在提高基层保障水平上有新作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审判场所和人民法庭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办案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切实改善执法办案条件。 各位代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深感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县法院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各项决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