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喜报!牟平法院大窑法庭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23日

    大窑法庭座落于昆嵛山脚下,辖区有姜格庄、龙泉、大窑3个镇街,共计152个行政村,10.35万人口。全庭有正式干警10名,聘用制干警12名,员额法官4名,配备涉农纠纷、家事纠纷、道交纠纷3个专业的审判团队。年度受理辖区三镇街的各类民事案件以及全区范围内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城区内的家事纠纷约1000件左右。大窑法庭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人民满意战法单位”“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日,牟平法院大窑法庭又被表彰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烟台市法院系统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

党建引领,赓续忠诚坚韧“丹桂精神”

    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辖区独有的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丹桂女子法官团队”特色党建品牌,以我党历史上第一名女法官“闵丹桂”的名字命名,取丹桂花“忠贞美好,芳直不屈”之意,释放女法官柔韧坚毅的品格力量。在法庭的便民诉讼服务站和办公区打造开放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党建微阵地,丰富党性教育形式,赓续忠诚坚韧的“丹桂精神”。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丹桂女子法官团队”带头落实“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安排专人为诉讼群众提供“肩并肩”的诉讼代办服务,引导协助诉讼群众办理网上立案、缴退费、查询案件进程、联系承办法官等业务,打消群众“立案难”、“诉讼难”的顾虑。针对老、弱、病、残及距离法庭驻地较远的当事人、农民工、辖区企业,上门立案、入户调解、就地开庭累计14场次,“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积极开展送法进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活动,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进行宣传,发动身边人向贫困家庭捐赠粮油等日用品价值6000余元,用心扶贫,用行济困,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扎根基层,倾力推动矛盾多元化解

    主动向前延伸纠纷化解触角,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务助理”和“无讼村庄”建设,“丹桂女子法官团队”成员组建诉源共治微信群,加大与97名村级法务助理的沟通对接,指导村级法务助理开展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有效化解村镇大事小情。凝聚基层多元力量,构建“一体化”多元解纷模式,邀请2名人民调解员在大窑法庭坐班,负责诉前引导和相应类型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积极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三进”工作,成功对接9个基层调解组织,争取将更多矛盾纠纷导入非诉解决渠道。通过事前加强引导、事中全程指导、事后司法确认,实现纠纷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化解,群众不花一分钱即可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例如,在王强(化名)与王志(化名)土地纠纷一案中,王强未经王志及其家庭户内其他承包人同意擅自将土地上三百棵果树出售给了他人,对于赔偿数额起了争议。大窑法庭考虑双方是亲戚且同是六甲村的村民,便联合龙泉镇、六甲村干部启动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冒雨进村,对案件展开调解,在确定被告确无履行能力后,为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实质性化解纠纷,另辟蹊径,两位村干部发挥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方面的优势,法官为当事人释法明理,合力解决了难题,被告同意把从原告处流转的土地全部返还给原告,同时把自己栽种的所有樱桃树交给原告作为赔偿。因数额不够,被告还同意给原告适当数量自己饲养的猪、羊等家畜作为抵偿,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通过联动调解,降低群众诉累的同时帮助当事人解决妥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上半年,大窑法庭结案率87.56%,调撤率达60.88%,上诉案件被改发率为0%,一审服判息诉率90%左右,平均办案天数34.79天,无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

柔性司法,涵养家风引领和睦风尚

    创推“诊疗型”工作机制,柔性化解家事纠纷。大窑法庭创推情感问诊——矛盾疏导——心理修复——案后回访的情感诊疗“四步法”,聘请2名资深心理专家作为心理疏导员,同时发挥女法官柔性司法特色优势,对当事人、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更温情、更柔性、更有效地化解家事纠纷。今年,大窑法庭为37个家庭提供了调解、心理疏导、回访等司法服务,挽救危机婚姻102例,91%以上的家事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切实将“司法为民”理念及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同时,联合妇联在全区综合家事服务中心设立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尽最大努力维护辖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例如,有一名妇女王某起诉曲某离婚,大窑法庭在对该案的调解过程中,二人就婚内一套平房的分割产生争议。王某是名农村家庭妇女,常年以给某单位扫卫生为生,因曲某常年不回家,王某带着女儿生活比较困难。二人对平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没有争议,但王某希望能把房子的居住权给她,曲某坚决不同意,说他也没有房子也要住。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受到很大的刺激,情绪失控,在调解时前言不搭后语,不停说没法活了。此时大窑法庭借助妇联的力量,把这个案子推送给妇联对王某进行帮扶,加大对曲某的做工作力度,最终王某在妇联的支持下与曲某进行沟通交流,二人就房产分割和居住达成王某满意的协议,该案被调解结案。截至目前,妇联参与13件次复杂家事纠纷调解、涉家暴诉讼案件的审理工作,在法律的限度内,最大程度地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大窑法庭将始终秉持“丹桂精神”,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采取扎实便民举措,纵深推进“握手烟和”诉源治理联动解纷机制建设,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以审判质效的提升推动司法为民、司法惠民目标的实现,以法庭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的势头,努力刻画新时代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崭新篇章!

    大窑法庭座落于昆嵛山脚下,辖区有姜格庄、龙泉、大窑3个镇街,共计152个行政村,10.35万人口。全庭有正式干警10名,聘用制干警12名,员额法官4名,配备涉农纠纷、家事纠纷、道交纠纷3个专业的审判团队。年度受理辖区三镇街的各类民事案件以及全区范围内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城区内的家事纠纷约1000件左右。大窑法庭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人民满意战法单位”“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日,牟平法院大窑法庭又被表彰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烟台市法院系统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

党建引领,赓续忠诚坚韧“丹桂精神”

    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辖区独有的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丹桂女子法官团队”特色党建品牌,以我党历史上第一名女法官“闵丹桂”的名字命名,取丹桂花“忠贞美好,芳直不屈”之意,释放女法官柔韧坚毅的品格力量。在法庭的便民诉讼服务站和办公区打造开放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党建微阵地,丰富党性教育形式,赓续忠诚坚韧的“丹桂精神”。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丹桂女子法官团队”带头落实“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安排专人为诉讼群众提供“肩并肩”的诉讼代办服务,引导协助诉讼群众办理网上立案、缴退费、查询案件进程、联系承办法官等业务,打消群众“立案难”、“诉讼难”的顾虑。针对老、弱、病、残及距离法庭驻地较远的当事人、农民工、辖区企业,上门立案、入户调解、就地开庭累计14场次,“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积极开展送法进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活动,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进行宣传,发动身边人向贫困家庭捐赠粮油等日用品价值6000余元,用心扶贫,用行济困,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扎根基层,倾力推动矛盾多元化解

    主动向前延伸纠纷化解触角,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务助理”和“无讼村庄”建设,“丹桂女子法官团队”成员组建诉源共治微信群,加大与97名村级法务助理的沟通对接,指导村级法务助理开展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有效化解村镇大事小情。凝聚基层多元力量,构建“一体化”多元解纷模式,邀请2名人民调解员在大窑法庭坐班,负责诉前引导和相应类型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积极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三进”工作,成功对接9个基层调解组织,争取将更多矛盾纠纷导入非诉解决渠道。通过事前加强引导、事中全程指导、事后司法确认,实现纠纷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化解,群众不花一分钱即可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例如,在王强(化名)与王志(化名)土地纠纷一案中,王强未经王志及其家庭户内其他承包人同意擅自将土地上三百棵果树出售给了他人,对于赔偿数额起了争议。大窑法庭考虑双方是亲戚且同是六甲村的村民,便联合龙泉镇、六甲村干部启动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冒雨进村,对案件展开调解,在确定被告确无履行能力后,为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实质性化解纠纷,另辟蹊径,两位村干部发挥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方面的优势,法官为当事人释法明理,合力解决了难题,被告同意把从原告处流转的土地全部返还给原告,同时把自己栽种的所有樱桃树交给原告作为赔偿。因数额不够,被告还同意给原告适当数量自己饲养的猪、羊等家畜作为抵偿,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通过联动调解,降低群众诉累的同时帮助当事人解决妥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上半年,大窑法庭结案率87.56%,调撤率达60.88%,上诉案件被改发率为0%,一审服判息诉率90%左右,平均办案天数34.79天,无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

柔性司法,涵养家风引领和睦风尚

    创推“诊疗型”工作机制,柔性化解家事纠纷。大窑法庭创推情感问诊——矛盾疏导——心理修复——案后回访的情感诊疗“四步法”,聘请2名资深心理专家作为心理疏导员,同时发挥女法官柔性司法特色优势,对当事人、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更温情、更柔性、更有效地化解家事纠纷。今年,大窑法庭为37个家庭提供了调解、心理疏导、回访等司法服务,挽救危机婚姻102例,91%以上的家事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切实将“司法为民”理念及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同时,联合妇联在全区综合家事服务中心设立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尽最大努力维护辖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例如,有一名妇女王某起诉曲某离婚,大窑法庭在对该案的调解过程中,二人就婚内一套平房的分割产生争议。王某是名农村家庭妇女,常年以给某单位扫卫生为生,因曲某常年不回家,王某带着女儿生活比较困难。二人对平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没有争议,但王某希望能把房子的居住权给她,曲某坚决不同意,说他也没有房子也要住。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受到很大的刺激,情绪失控,在调解时前言不搭后语,不停说没法活了。此时大窑法庭借助妇联的力量,把这个案子推送给妇联对王某进行帮扶,加大对曲某的做工作力度,最终王某在妇联的支持下与曲某进行沟通交流,二人就房产分割和居住达成王某满意的协议,该案被调解结案。截至目前,妇联参与13件次复杂家事纠纷调解、涉家暴诉讼案件的审理工作,在法律的限度内,最大程度地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大窑法庭将始终秉持“丹桂精神”,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采取扎实便民举措,纵深推进“握手烟和”诉源治理联动解纷机制建设,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以审判质效的提升推动司法为民、司法惠民目标的实现,以法庭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的势头,努力刻画新时代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崭新篇章!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建立镜像,转载需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13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